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毀掉的關中(1 / 2)

洪承疇戰敗,折損了大批的兵力,朝廷在山西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他白廣恩也是被逼到反叛!

白廣恩想要活命,就必須擴大自己手上的資本。

不光是在造反的大道上一路狂奔,還是將來重新跳反到朝廷的船上,他手上掌握更多的資本。

就能夠有更多的選擇的餘地!

既然現在太原落到了他手上,白廣恩自然要好好經營一番。

別的不敢,憑借太原城的人力物力,擴兵十萬不是問題!

……

依舊是那處戰場。

戰場中央,原明軍大帳內。

劉易和諸多流寇聚在一起商討,帳外有各家的親兵守衛。

帳內隻有幾個話事人在商討,除此之外任何人不準許進帳。

劉易和羅汝才坐在一起,兩人是翁婿關係,和其他人比起來自然是要親近一些的。

老回回馬守應笑嗬嗬的從所有人身邊走過,和每個人都十分熱情的談笑。

張獻忠一如既往的冷著臉,一個人獨坐。

高迎祥是所有流寇的老大哥,坐在首位上,威嚴十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股流寇的話事人也到了,整個帳內一共有十餘人,都是名動一方的人物。

高迎祥見人都來的差不多了,輕輕咳嗽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之後道。

“諸位頭領,大家都是心懷下,感念蒼生之輩,暴明無道,自當憤而伐之!”

“所以,我等便冒著被誅殺九族的風險起兵了!為的不是個人的私利,不是榮華富貴,不是功名利祿,而是這全下受苦受難的蒼生百姓!”

“如今的下,災不斷,宗室貪婪如虎,地主士紳奸猾如狐,商賈囤積居奇搜刮百姓。”

“一副亡國之像,正是我等義軍大有所為之時!”

高迎祥來了一大段場麵話,雖然無聊,但所有人都做出了一副聽的津津有味的表情。

雖然高迎祥的這些話很無聊,但對於他們這些造反的人來,這就是一塊遮羞布。

將他們起兵的目的粉飾為了為了下蒼生!

最起碼聽起來名聲要好很多!

場麵話了半,高迎祥終於將話題引入了主題。

“我等義軍同心協力,犧牲無數,終於是打敗了洪承疇洪老賊,山西的局勢徹底打開了,我等義軍將會發展壯大,推翻暴明指日可待!”

“接下來究竟該有何作為,大家都議一議吧!”

張獻忠依舊是冷著臉,站出來道。

“既然已經大敗了洪承疇,下一步自然該是取太原,然後在太原招兵,席卷山西全境,而後,自山西入陝西,取關中漢中二地。”

“有此漢唐的王霸之基,我等義軍大業可成!”

眾人頗為讚同的點點頭,高迎祥也是露出一個心動的表情。

其實張獻忠的戰略是沒什麼問題的。

隻是他忽略了兩點。

一是,現在的流寇可沒有在平原地帶和官軍打大規模會戰的能力。

在山西還好,地形複雜,朝廷大軍鋪展不開,流寇如果采取遊擊的戰術,還是能取得相對的優勢的。

最起碼能夠和朝廷官軍打的有來有回,不再是一邊倒的戰敗,不時能打幾次反擊。

但是去了陝西呢?

陝西的地形可和山西不是一回事。

流寇們才剛剛被朝廷的騎兵從陝西一路攆出來。

現在的流寇,大規模的平原作戰,絕對不是朝廷大軍的對手。

在山西或許他們還能夠逞凶一時,但要去陝西,嗬嗬,那就是找死了。

還有就是,第二點,第二點更加的重要。

現在的關中三秦之地,可不是漢唐時期的關中了。

漢唐時期的關中水草豐美,有大片的開墾好的良田,無數的水利設施,用來發展農業再合適不過。

對於中國這個傳統的農耕文明來,誰掌握了最多的耕地,誰便有了爭霸的基礎。

這也是為什麼漢唐都以關中為根基的原因!

但是經曆過五代十國的亂世之後,漢族人口大量南遷,江南一帶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再加上政權更替迅速,國家武備不興,北方時時刻刻麵臨胡人的威脅。

大量人口自然是要選擇向南遷移,漸漸的關中的地位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中原和江南變成了耕地最多,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北宋開國時期,趙匡胤選擇定都開封的原因。

開封地處中原,控遏黃河,四周都是適合耕種的大平原,能夠給國家提供足夠的糧食。

隻是,兩宋時期的關中雖然不如漢唐時期的關中那麼重要,但依舊能夠被稱之為王霸之地。

因為隻要能夠把守住關隘,敵人就打不進關中。

關中出產的糧食還能夠養活大量的軍隊,自然也就有了爭霸的根基。

但是,為何到了大明朝,關中就殘破了呢?

什麼氣候變化,都他娘的是在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