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建奴入寇的原因(1 / 2)

“禍國之賊,等著遺臭萬年吧你,我東林諸公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等朝廷剿滅了你,你全家都得死!都得給老夫陪葬!”

後心終於是把劉易給惱火了,冷哼一聲,劉易吩咐道。

“把他的舌頭給我割了,我不想再聽到他的聲音。”

不多時,剛剛還叫罵的很是囂張的候恂便沒有聲音了,隻能發出一聲聲慘哼。

洪承疇臉上也是閃過一絲恐懼,閉著眼睛不去看候恂,胸膛卻是劇烈的起伏著。

顯然,他也是被劉易的凶狠給嚇到了。

劉易甩甩衣袖,轉身便走。

走出大帳,劉易臉上閃過一絲自嘲。

他覺得自己當真是無聊透頂了,跑到兩個手下敗將麵前秀優越感,何必呢。

可是歸這樣,這兩個手下敗家,可都是史書上留名的人物,擊敗了他們,劉易的心境怎麼可能真的毫無波瀾呢!

……

第二日,諸多流寇齊聚,在原來明軍中軍大帳的位置,擺下了行刑台。

洪承疇,候恂及被俘虜的明軍一眾高層,被押在行刑台上。

高迎祥站出來,義正辭嚴的一陣陳述他們的罪孽之後,下令將他們斬首。

刀光閃過,人頭落地。

洪承疇,候恂,這麼兩位青史留名的人物,死的毫無波瀾。

眾多流寇發出一聲聲高呼怪叫,看起來異常激動。

劉易對著自己身邊的親衛開口吩咐道。

“去尋幾副好棺木,將他們收斂一下吧,好歹生前也是朝廷大員,死後不應該再被作賤。”

在劉易吩咐人將洪承疇和候恂一眾人收斂好之後,高迎祥宣布,他要將這幾具屍體派人送到京城去,嚇破皇帝的膽子。

劉易自然也沒什麼意見。

接下來,諸多流寇一起動身,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太原的方向。

他們要拿下太原城,太原城中有晉王,潞王等一眾藩王,還是諸多晉商的集散地,財富無數。

諸多流寇自然是動心了的!

爭霸下的雄心壯誌歸雄心壯誌,金銀錢財也是他們不能拒絕的。

劉易雖然也對太原城內的財富感興趣,但他知道自己接下來最該做的是什麼。

絕對不是對外四處出兵擴大地盤,而是應該埋頭發展。

種田,發展工業,積攢糧草軍械,安定民心,把自己的根基給夯實了!

劉易帶兵脫離了大部隊,返回了代州境內。

不過,與此同時,昭武軍也不是毫無動作,出兵搶占了山陰,繁峙等地,擴大了昭武軍的生存範圍。

並且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開始在忻州,山陰,繁峙等地營建防禦工事。

並不隻是為了地獄朝廷大軍下一次的進剿,還是為了抵禦關外的入寇。

曆史上崇禎六年,蒙古入寇山西,崇禎七年建奴入寇山西。

雖然現在的曆史被劉易這個穿越者給禍害的不成樣子,但應該還影響不到關外胡虜的入寇。

甚至是建奴還可能提前入寇,漢奸八大家被劉易給一鍋端了,建奴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物資來源。

在冰河期氣候的影響下,關外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現在又少了這麼一個重要的物資來源,關外建奴為了生存,一定會做出入寇大明的選擇。

曆史上,滿清就是靠著一次次入寇大明,給自己補血,並且耗幹了大明在北方的力量,然後入關成功的。

建奴入寇是一定會入寇的。

但就是不知道他們會選擇什麼時候入寇,準備入寇什麼地方了。

劉易忽然就想到崇禎七年,建奴入寇山西的原因了。

查查曆史就知道,崇禎末年,建奴曆史上一共六次入寇。

除去入寇山西一次之外,剩下的五次,的都是自北直隸入寇,然後殺往山東河南甚至是淮北劫掠。

無一例外,建奴的目標都是適合他們大規模騎兵作戰的華北平原。

但是,為什麼崇禎七年的時候建奴選擇的入寇地點是山西呢?

要替流寇分擔壓力,進攻北直隸效果不是更好嗎?

那可是子腳下,一但北直隸被入寇,其他地方正在圍剿流寇殘部的兵馬肯定得回防。

流寇們所麵臨的困境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崇禎七年,建奴選擇的入寇的地點卻是山西。

有太行山脈作為依托,地處黃土高原,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的山西!

對於一向不喜歡打苦戰的建奴來,這個選擇好似不是那麼的明智!

但是,一切看似不可能的選擇的,都是必然的。

劉易聯係前後曆史,馬上便得出了建奴入寇山西的真相。

白了其實還是為了錢糧物資!

自崇禎五年開始,朝廷和流寇在山西打生打死,來回鏖戰,整個山西都被封鎖了,商道自然斷絕。

八大家根本無法往關外送物資!

就算是他們在朝堂上有人,能夠保證官軍不動他們,難不成還能管得住流寇不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