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欺軟怕硬的汪喬年(1 / 2)

這段時間,昭武軍也不光是埋頭發展內政。

劉易不斷的派人出去,在山西境內各處收攏流民,並且從中挑選出有一技之長的特殊對待。

以擴大軍政府治下的人口數量。

在這個年代,很多時候,打仗打的就是人口。

反正現在劉易手上的錢糧,就算是昭武軍兩三年沒有進項,坐吃山空也吃不完。

正好多收攏一些流民,一是擴大自己的實力,二則是也能多救一些受苦受難的百姓。

並且,劉易也將軍情處的探子給撒了出去,四處監察情況。

劉易也不要他們去探查什麼朝廷機密,最起碼大概的消息還是要有的,劉易不想做一個睜眼瞎。

從軍情處傳回的情報可以得知,朝廷以任命盧象升為山西總督,內監高起潛任監軍。

調動京營神機營五千,三千營二千,勇衛營五千,關寧軍兩千,寧遠,錦州等遼東鎮兵馬三千。

調動大同,薊鎮,宣府,密雲,延綏等地邊軍三萬,山東,直隸衛所兵五萬入晉作戰。

林林總總的十餘萬大軍,還大部分都是精銳敢戰之兵,就要奔著他劉易來了。

盧象升已經將糧草征集的差不多了,估計在四月底五月初就會率兵入山西。

一場苦戰不可避免啊!

但是,昭武軍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現在昭武軍的軍隊規模已經突破了兩萬,奔著三萬去了,等到了盧象升高起潛入晉之後,昭武軍的兵力規模大概也能到三萬的地步。

雖然三萬人裏有兩萬新兵,但就算是新兵,他也是披甲的新兵。

要起甲兵的數量來,朝廷這十萬大軍,還真不一定有昭武軍的甲兵多。

在戰場上,一個甲兵能夠壓著十倍的無甲兵打。

這也是為什麼在遼東戰場上,建奴八旗往往有驚人的兵力劣勢,依舊能戰勝明軍的原因。

再加上昭武軍有火力優勢,地形優勢,戰而勝之並不是不可能。

再了,隻要雙方僵持下來,僵持個一兩個月,劉易就能不勝而勝了。

在前線和明軍交戰的同時,後方昭武軍可是在不斷的訓練新兵,補充前線部隊的。

現在昭武軍的情況,就是兵器甲胄在等人。

昭武軍的武器倉庫中,屯著大量的甲胄兵器,隻要新兵完成新兵訓練,馬上就能裝備兵器甲胄,然後送到前線,補充前線部隊的傷亡。

而明軍呢?

他們的兵可是死一個就少一個,壓根就沒有合格的新兵補充機製,也沒有足夠的兵器甲胄可以補充前線戰損。

再加上,大股流寇入陝西了,羅汝才也入了中原。

大明能集中多少力量在山西和劉易耗?

怎麼,中原和關中都不要了?

……

就在盧象升高起潛籌備糧草輜重,昭武軍埋頭發展備戰之際,流寇們也沒閑著。

高迎祥以自己的威望協調統帥各部流寇,以白廣恩為先鋒,對著盤踞在呂梁山下的曹文詔所部發起了進攻。

曹文詔所部都是騎兵,還都是戰力彪悍的精騎。

如果不能在山西重創曹文詔所部的兵馬,等到了陝西,地形開闊之後,曹文詔的威脅便會大增。

高迎祥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準備就在呂梁山和曹文詔做過一場。

曹文詔都是騎兵,跑的快。

高迎祥也沒想著能夠全殲曹文詔,畢竟騎兵如果一門心思想逃,以步兵為主的流寇可追不上。

但是,最起碼要重創曹文詔所部,叫其不敢入陝西給義軍添亂。

……

汪喬年出京以後,便帶著王命旗牌,準備赴陝西赴任。

隻是,山西由於賊寇作亂,而交通斷絕,他隻能自北直隸入山東,然後自山東入河南,再從河南過武關,潼關,進入陝西關中。

他作為朝廷的督撫大臣,自然有其體麵。

隨行人員足足近百人,其中護衛也有好幾十。

原本他還覺得這好幾十護衛沒什麼用,在大明的疆土上,他作為大明的督撫大臣,根本不需要護衛。

但是,入了山東河南之後,他才知道,如果沒有這幾十護衛,他估計都到不了陝西,就被餓急眼了的災民殺了吃肉了。

去年黃河自花園口決口,水淹下遊三千裏,山東河南皆受了災。

由於灌溉方便,兼土地肥沃,黃河兩岸集中了大批的良田。

黃河水這一決口,不知道一口氣淹沒了多少田地。

害的多少戶人家顆粒無收!

再加上三餉依舊在加派,苛捐雜稅是一點不少,朝廷的賑濟也不及時,一時間,整個華北平原流民四起。

山東河南積攢的民怨幾乎已經到了一個壓製不住的地步,就像是一個大火藥桶一般,隻要有人出來一點,就會嘭的一聲爆炸。

一路上所見到的一切,都令汪喬年這個陝西總督感覺觸目驚心。

就算是有幾十精銳護衛保護,他一路上也是數次被流民襲擊,差點就交代在了河南和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