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私(1 / 2)

他們之所以這樣,不是沒有原因的。

白了,一個個都是奔著一個“官”字去努力的!

尤其是劉老爺在提拔了好幾個能力出眾,態度積極的吏員為官,主政一方之後,那些積年老吏表現的一個比一個更積極。

有了這些人,劉易是不擔心昭武軍軍政府缺乏官員處理事務的。

隻要在這些老油子麵前釣上一根胡蘿卜,他們所爆發出來的能力,將會十分令人震驚。

別看現在昭武軍,別進士舉人了,就連秀才童生都沒有幾人投效,但昭武軍治下的地方可從來都沒有出過亂子。

除去昭武軍的武力震懾之外,功勞大半是要歸這些被提起來的吏員的。

父子二人商討了好長時間收稅的事宜,商定了稅率和征稅方式,劉易起身準備返回自己的房間休息。

隻是忽然間,劉易腳步頓了一下,轉頭對著劉老爺道。

“父親,你我們若是收商稅如何?”

起收稅,除去農稅之外,劉易忽然間想到了商稅。

現在大明朝的商業其實是高度發達的!

已經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幫,初步開始玩資本金融的錢莊,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行業壟斷。

雖然大明商業之精華在江南,兩淮,湖廣,江浙一帶,但北方的商業發展的也還算不錯。

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山西的晉商了。

當然,這裏的不是漢奸八大家,而是山陝鹽商。

那些鹽商中的大賈,可是敢在兩淮和兩淮鹽商鬥法的,山西的商業還是很發達的。

如果製定出合適的稅收政策,所獲必然不少。

但是,麵對劉易提出的問題,劉老爺卻是在神色微怔之後道。

“吾兒何出此言,現在昭武軍治下,最大的商賈就是我劉家啊!”

“何必多此一舉呢?”

劉老爺很納悶劉易的想法。

自從昭武軍起兵之後,劉家的生意就不斷的擴張,現在的規模早已不是之前可以相比的了。

尤其是在吞並了漢奸八大家的生意,占據太原城一陣大規模的抄家殺入之後,劉家現在產業規模有多大,劉易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這麼吧,劉家抄家所吞並的那些產業,現在還沒清點清楚呢!

現在劉家的資產一句富可敵國是一點也不為過。

劉老爺看來,收商稅,那不就是和自己家收錢嗎?

從自己家這裏收稅,那不是左手倒右手嗎?

反正最後都是投入軍政府之中的,何必多此一舉呢?

劉易卻不這麼想。

現在昭武軍的攤子尚,就算是公私不分也無所謂。

但以後呢?

昭武軍若是能統一下,那劉家就是皇室。

劉家商業上的收入,是要歸內帑的,那是皇家的私庫。

那時候要是公私還分不清楚,國庫和內帑混為一談,那可就有的好掰扯的了。

要知道,對於皇帝來,最重要的權力就是軍權,但除去軍權外,最重要的就當屬財權了。

甚至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財權的重要性都不低於軍權。

一個皇帝如果想要皇權穩固,最重要的就是手上有兵有錢了。

崇禎皇帝剛登基時,這個敗家子手上還是握著不少他哥和他爺爺給他留下的家底子的,內帑裏躺著千萬兩白銀。

那時候他也是大筆大筆的往外撒銀子,那時候雖然大明朝各地亂子不少,但在崇禎皇帝大筆銀子撒下去之後,也沒出多大的亂子。

但是現在,崇禎皇帝這個敗家子已經把內帑給敗的差不多了,所以,現在下局勢板蕩,但他卻沒有錢糧調集兵馬剿賊。

以至於要和劉易這個大反賊虛與委蛇的談招安……

曆史上擅長斂財的皇帝不少,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崇禎他爺爺萬曆了。

登基之後,他往四處派出了一大堆的礦監,稅監,雖然搞的地方“民”怨沸騰,鬧出了不少亂子。

但是,無法否認的是,那些礦監稅監確實給他撈了不少錢財。

萬曆皇帝手上握著不少錢錢,內帑豐盈。

所以,他能夠四十年不上朝繼續掌控朝局,所以他能夠打萬曆三大征,打完之後還被譽為萬曆盛世。

可見財權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