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對視一眼,又有人點點頭道。
“軍政府那邊的公示牌上都貼出來了,這事情估計沒跑!”
“啊呸,遭了瘟的反賊,真是貪婪無度。老子在大明朝都沒交過商稅,他還想收老子的商稅?”
“真要是把老子逼急了,大不了不跑山西了,看看這反賊從哪裏搞糧食和鹽吃!”
一個商人聞言,有些氣急敗壞的道。
其實,大明朝還是有商稅的,不過卻是非常低,三十稅一,和沒有也沒什麼區別了。
明太祖朱元璋定下這麼低的稅率,本意是為了恢複在元末亂世中規模極具萎縮的商業規模,讓商業複蘇,並繼續發展,然後再從商業上收稅薅羊毛。
但是,很可惜商業是發展起來了,但三十稅一的稅率也特麼變成祖製了,大明朝的曆代皇帝硬是一點羊毛也沒薅到。
也不是大明朝收不到商稅,但收到的那些商稅,都是從那些商販,或是毫無背景的商人手上收的稅。
沒多少不,還使得這些商販本就不容易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從一定意義上破壞了民生。
反而是那些真正的利潤豐厚的大商人,卻是一個個都有背景,在大明朝,有背景了,誰他娘的還繳稅啊?
這些個商人的生意能做到這麼大,把糧食,食鹽,硫磺,硝石等大宗貨物通過層層關卡,運進山西來,背後自然是有人的。
背後有人,他肯定是不交稅的!
現在劉易想讓他交稅,他肯定不樂意!
其餘幾人也都是一副義憤填膺的表情,惡毒的咒罵著劉易。
隻不過,這些商人中,也不是沒有明白人。
這些人明白,即使昭武軍軍政府這邊收商稅了,他們也依舊有的賺。
但不跑山西了,那就肯定是沒得賺了!
就算是其中一部分人不跑山西了,那又如何?
其他人呢?
隻要不是所有人都不往山西販賣糧食,食鹽等物,軍政府的物資供應就不擔心會出問題。
你不跑山西了,你的份額空出來,不就被其他人吃下了嗎?
你沒的賺,其他人就能賺了你該賺的錢!
隻要這麼多商人不能齊心,一起斷絕往山西跑貨,軍政府的物資供應就不會出問題。
但是,這麼多的商人,都各自有各自的心思,他們怎麼可能真的齊心去做一件事情?
其中一個看起來年齡不的商人就開口對所有人道。
“諸位,我不管你們是怎麼想的,反正我去交稅了。”
昭武軍軍政府在公示牌上寫的很清楚,想要和軍政府繼續進行交易,就必須得有交過稅的憑證才行。
否則的話,他們是無法從山西收購到任何的商品的。
萬一路上被檢查的昭武軍攔下,他們沒有交過稅的憑證,會發生什麼,那可就不好了!
到時候不得就是一個人貨兩失的下場。
軍政府可是反賊,別看現在規規矩矩的和他們做生意,但終究是反賊出身,刀子是會殺人的!
他們在大明朝那邊的關係背景,在軍政府這邊是全然無用的。
萬一他們犯到軍政府手上,軍政府若是要殺人,誰也救不了他們!
四周諸人臉色都是一陣難看,此人的話中他們的痛腳了。
他們走的貨物都是大宗貨物,轉運起來的車隊規模可不了,是絕對躲不掉昭武軍的巡邏隊的。
劉易要收商稅,收的也就是這些人的。
至於那些零散的行腳商,走街串巷的商販,則是被劉易給無視了。
商販做的都是本生意,就算是收稅,也收不上多少,那三瓜倆棗的都不一定夠收稅人員的開支的。
與其將精力浪費在這些商販身上,倒不如盯死了那些大商家。
大商人的行商規模大,轉運的車隊規模也大,是絕對躲不過昭武軍的巡邏的。
再加上這些大商人都肥的很,就算是收他們的稅,對他們來也隻是少賺一點而已。
最多就是吃飯的時候少上一道菜,少添一房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