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堂上的變幻雖然劇烈,但並不會立刻影響到遙遠的陝西。
汪喬年和尤世祿率領西安的潰兵,一路逃到了洛川,才勉強穩住了局勢。
隻是,他們在洛川也沒能待長。
流寇大軍在拿下西安之後,攆著明軍的潰兵一路北上。
連陷數城,不可一世。
李自成為了坐穩闖王的位置,親自帶兵北上征討汪喬年。
每戰必身先士卒,流寇大軍軍心士氣鼎盛,不斷的勝利使得他們氣勢如虹。
僅僅隻花費了十幾日,然後便攻下了洛水以南的全部城寨,然後花費三日時間,收集渡船,打造浮橋。
第四日,流寇大軍一舉渡過洛水,大軍逼近洛川。
汪喬年,尤世祿不敢敵,率兵再退之,一路北退,被李自成親率的流寇大軍攆著跑。
直到跑到了宜川一帶,接到陝西局勢敗壞消息的各鎮邊軍南下支援,汪喬年才穩住了戰局。
汪喬年於宜川城外和李自成接戰數場,不分勝負,李自成引兵退去。
與此同時,張獻忠也是自西安出兵向東,攻向了渭南和商洛一帶。
其目的不言而喻,是為了策應河南的那些群寇。
如果被圍在歸德一地的羅汝才等人撐不住了,張獻忠和李自成肯定是要出兵向東增援的。
陝西各地的鎮守兵丁本就不多,西安之戰後,大部分的陝西明軍都領了盒飯,張獻忠東征也是勢如破竹。
連破數城,兵鋒抵到了和湖廣接壤的商南一帶。
張部精銳兵馬四萬餘,由其麾下大將白文選統領,其幾個年幼的義子也都隨軍而行。
張獻忠本人卻是駐紮在了丹鳳,整飭兵馬,籌備糧草,隨時準備發起東入河南。
隻是,汪喬年那邊雖然沒有張獻忠的參與,但其光是麵對李自成,就已經感覺力有未逮了。
麵對咄咄逼人的李自成,汪喬年也是好不退讓,雙方連戰數場,汪喬年都由於兵少而不得不退。
李自成的兵峰已經推到了延安府一線!
汪喬年知道自己無路可退了!
若是再退,丟了陝西, 皇帝絕對饒不了他!
汪喬年決定要在延安府一線,與李自成交戰,死守延安府,以保住陝北之門戶。
延安府城的城頭,汪喬年的總督大旗高高飄揚。
城外,李自成的闖字大旗迎風獵獵,數萬大軍在城外列陣而立。
馬步軍如雲,刀槍如林,殺氣騰騰!
李自成身上罩著一身藍泡,腦袋上頂著一頂範陽帽,騎著高頭大馬,看起來微風凜凜。
在他的四周,是一群身穿甲胄的老本精兵。
有了高迎祥的遺令,幾乎闖營的基業都歸了李自成所有。
這些老本精兵自然也是如此,都繼續在李自成帳下效力。
李自成目光炯炯的盯著延安府城,揮手下令道。
“攻城!”
闖軍如令而動!
數萬大軍黑壓壓的衝向了延安府城。
普通流寇在前,老本精兵壓陣,在城頭守軍的視線中,城外的敵軍簡直就是接連地。
一架架井闌車,攻城車被推著,不斷的逼近延安府的城牆。
“開火!”
汪喬年下令明軍的火炮開火。
明軍城頭幾門火炮不斷的開火,一枚枚炮子射入闖軍陣中。
闖軍士卒被炮子擊中,身體都被徹底撕裂。
一輛井闌車被炮彈命中,瞬間木屑四濺,那輛井闌車瞬間解體,變成了一堆爛木頭。
無數闖軍士卒慘呼著,從井闌車上摔落,摔得頭破血流,淒慘無比。
李自成卻是麵色絲毫不變,隻是繼續下令大軍繼續進攻。
闖軍士卒衝到了延安府城下,弓手們結成軍陣,彎弓搭箭,向著城頭的方向開始覆蓋性射擊。
咻咻咻……
箭矢破空的聲音不斷響起。
噗嗤!噗嗤!噗嗤……
明軍缺少衣甲,被箭矢射中身體,頓時鮮血飆射,直接慘死當場。
城頭不斷的有明軍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