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年號崇德(1 / 2)

畢竟,遼東軍坑隊友那都是老傳統了,劉易可不敢去和遼東軍打配合。

真要去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被遼東軍那幫龜孫給賣了!

吳襄得到劉易的回應便離開了,隻不過這次他沒有從陸路回遼西,而是出城之後就直奔津衛。

劉易給了他一張調動津水師的手令,吳襄便帶著手令直奔津衛的水師駐地。

其實吧,劉易對津水師上下的掌控力並不強。

水師上下連帶管事的加兵員,都還是原來的那幫人。

因為目前昭武軍最大的敵人還在陸地上,不著急用水師,所以劉易就沒有著手去對津水師進行整編。

他除了給津水師甩過去半年的欠餉之外,就再無動作了。

不過,這也就夠了。

劉易肯給水師上下發餉,肯承認原有軍官的地位,既沒有觸動他們的利益,水師上下還都得了實惠。

自然也願意將大明的日月龍旗換成昭武軍的軍旗。

可能劉易指揮他們去打硬仗不行,但叫他們去幫著遼西軍民往朝鮮轉移,應該問題不大。

畢竟這事情既沒有風險,又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在自身利益沒有受到衝擊之前,他們還是樂意聽從劉易這個大金主的話的。

畢竟水師上下是真的窮怕了啊!

自從崇禎元年開始,水師上下就已經沒發過餉了。

整個水師上上下下,全靠出海打魚來勉強維持生活。

那叫一個苦啊!

反正他們是沒遇到過劉易這麼出手大方的金主。

一發就是半年的欠餉,並且還是大明朝欠他們的餉。

水師上下不管是誰,對劉易的評價都是兩個大字。

敞亮!

……

在劉易的命令下,北直隸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堅壁清野以及登基大典的準備工作。

隨著時間逐漸的流逝,一片修羅地獄景象的北京城也是被整理了出來。

殘垣斷壁被清理了一部分,紫禁城大部被大火焚毀,登基用的壇雖然也有煙熏火燎的痕跡,但還是勉強能夠使用的。

反正又不是劉易自己登基,他才不在乎這些細節。

親愛的福王殿下的登基大典便就此開始了。

進行的十分草率,登基大典的參與者,一共加起來也隻有劉易在內的幾十個昭武軍高層。

登基大典前前後後一共就進行了兩刻鍾,福王便帶著金冠,披著龍袍坐在了禦座上。

大明王朝的第十八位皇帝,年號崇德的福王朱常洵便正式登基了。

所有人都感覺劉易給福王定的年號還挺好聽的。

但沒有人知道,崇德,正是曆史上皇太極於崇禎九年登基稱帝時所用的年號。

也就是滿清的第一個年號!

劉易要把滿清的第一個年號,變成大明末代皇帝的年號。

雖然其他人沒感覺,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劉易自己的惡趣味卻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惡心死那群包衣奴才們!

劉易率領昭武軍的諸多高層,裝模作樣的對著福王進行了參拜。

嗯,真的就隻是參拜,紙麵意義上的參拜,躬身行禮而已。

但是,即便隻是如此,福王也是嚇的麵色如土,坐在禦座上身體哆哆嗦嗦的,一句話也不敢。

“陛下,請您下禦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