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大局已定!
闖軍在大量敗兵的席卷之下,全軍潰敗也就在眼前,絕無挽回局勢的可能了。
李自成倒也果斷,見戰場局勢再不可挽回。
憤怒的一拳砸在了馬背上,疼的他胯下的戰馬發出一聲唏律律的慘叫。
“撤!”
“傳令給一隻虎和田見秀他們,給額帶著老本兵撤!”
雖然他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創下的基業,但現在戰局明了,他李自成也不是一個鑽牛角尖的死腦筋。
知道該跑就要跑!
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隻不過,在逃跑之前,他也不忘帶上自己的老本精兵。
李自成帶著兩三萬老本精兵,從大陣中抽出身來,轉身就逃。
隨著他將老本精兵抽出戰場,剩下的闖軍崩潰的更快了。
整個戰場上,漫山遍野的,到處都是闖軍的潰兵。
曹變蛟見此一幕,想起了劉易對他的囑托。大喝一聲。
“闖賊休走!”
“兒郎們隨我追,莫走脫了闖賊!”
便帶著騎兵,向著李自成逃跑的方向追了過去。
這場戰爭,自始至終劉易的目標都隻是李自成!
隻要能夠拿下李自成,那剩下的闖軍便是一盤散沙,再不複為患了。
至於戰場上的數十萬闖軍潰兵,劉易是不怎麼在意的。
這些闖軍與其是兵,倒不如是亂民。
沒必要刻意去追殺!
逃散了也就逃散了,其中絕大部分回逃回家鄉,繼續做老實巴交的農民。
隻要不被逼的活不下去,沒誰會再次跳出來造反的。
崇禎年間之所以流寇不斷,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朝廷的官軍打不過流寇,而是因為流寇其實是在不斷的增多的。
就算是流寇被打的再慘,他們隻要振臂一呼,隨時能夠裹挾無數的流民從軍。
旱災,蝗災,賦稅,地租,折騰的百姓們活不下去,想要活命,就隻能去做流民。
然後就變成流寇了!
這才是流寇屢剿不滅的真實原因!
隻要劉易能叫他們活下去,哪怕隻是勉強餓不死,也不會有多少人想造反的。
而此戰過後,整個北地都會歸了劉易。
劉易在八達嶺之戰大敗多爾袞,繳獲了多爾袞自北京搜刮出來的錢糧之後,他就徹底肥了。
北京城無數的勳貴大臣的家底子一下子都歸了劉易。
這其中,勳貴是大頭。
當然並不是大臣們不貪。
而是大臣們就算是貪了,也都是送回家鄉,用於在家鄉置辦田產,經營家業的。
他們在外為官,房產都不一定會置辦,人得有多傻才會把貪來的銀子都放在租的房子裏?
就算是有,也就隻是一些浮財,抄家抄不出來多少的。
而那些勳貴們,都紮根北京城二百年了,家業都在北京城。
才是真抄起家來,一個都跑不了。
多爾袞屠城劫掠所得的財貨,最大頭的就是勳貴了!
現在劉易手上的錢糧,足夠他在北地玩一手三年不征,外加以工代賑的賑災大套餐,來拉攏人心,安穩北地局勢的了。
如此一來,北地應該不會再產生大量的流民了。
隻要不再繼續產生大量的流民,流寇就是無根浮萍,就不足為患了!
雖然這些潰兵裏麵,估計會有不少人因為見過血,殺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