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其實早就有籌辦一家報紙的想法了,隻是之前他一直都處於軍務繁忙的狀態中,一直都沒有能夠抽出時間來付諸實踐,寫一個章程出來。
關鍵是這種事情,他還不能直接大手一揮交給下麵的人去辦。
否則的話,劉易敢肯定,他手底下的那些人搞出來的,將會是一個翻版的邸報。
還不如不搞!
現在昭武軍暫時沒了外部威脅,賑災之事也已經在籌備中了,劉易現在正好有時間把報紙的章程給搞出來。
劉老爺點點頭,他在南京做官的那段時間,由於經常和東林黨廝混在一起,可沒少見到東林黨操縱輿論的手段。
想叫誰遺臭萬年,誰就得遺臭萬年!
當真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對於自己兒子的看法,劉老爺還是很支持的。
輿論這種東西,真的隻有操縱在自己手上,才能叫人放心!
“易哥兒有章程了嗎?”
劉老爺開口詢問道。
劉易搖搖頭道。
“我現在也隻是有了這麼個想法,過些日子我把章程搞出來,再請父親幫我把把關吧!”
劉老爺點點頭。
父子兩人吃完飯,放下碗,然後一起離開了飯堂,向書房走去。
劉易一路上和劉老爺商量著賑災事宜,劉易將自己的那些想法給劉老爺聽。
劉老爺聽著頻頻點頭。
父子兩人攜手來到了衙署大堂,侍女端上來幾壺茶水,兩父子繼續閑聊著。
不多時,昭武軍在太原的眾多高層便都進入了衙署大堂,並且一起向著劉家父子兩人行禮。
劉易微微頷首,示意眾人不必多禮,並且開始商量事情。
劉易清清嗓子開口道。
“今日召集大家來,一共有三件事情!”
“第一是賑災事宜!”
“現在整個北地的災有多嚴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據地方統計彙報上來的秋收數據來看,各地受災輕重程度不已,但糧食大範圍減產已經成為定局。”
“為了防止軍政府境內出現流民遍地,易子而食的慘狀,我昭武軍軍政府必須,迅速,切實的將賑災工作落實到位。”
“一是各州府的賑濟糧食供給要迅速到位,二是嚴厲打擊各種投機倒把,哄抬物價,趁機放印子錢,兼並土地,賣命人口等犯罪行為。”
“這個時候誰敢站出來找死,那就讓他去死!讓他全家一起去死!”
劉易殺氣騰騰的道。
有的時候,災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卻是人禍。
現在北方真的是沒有糧食了嗎?
那可不盡然!
就像是這次的北方大規模大旱,但也隻是糧產量大減,並不是完全絕產。
隻要當政者能夠免除一些賦稅,再加上賑濟及時,百姓大概也是能夠勉強活下去的。
當然,隻是勉強活下去!
這中間肯定免不了賣兒賣女的慘劇,但也不至於大批大批的餓死人,產生流民。
但是,以往的大明朝的統治者們是怎麼做的?
賦稅一點不減,反而是還要加征三餉,朝廷撥下來的那些賑濟款,也都變成了官老爺們第十八房妾身上的金銀首飾。
再加上地方不法糧商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地主士紳借機放高利貸,兼並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