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劉易的提點!(2 / 2)

不過道這裏,劉易卻是話音一轉開口道。

“不過,做事就要有始有終,清丈田畝和丁口的工作已經完成,那分田事宜也就該提上日程了。”

“要爭取在今年春耕之前,將土地都給按照各地丁口數分發下去,激勵起下百姓勞作的積極性,千萬不可誤了春耕。”

“這件事情還是交托給安大人去做,此事做好了,重重有賞!”

“朕馬上要著手組建內閣,到時候,內閣諸輔臣名單中,可以加上安大人的名字!”

劉易給安茂同劃大餅道。

安茂同十分激動的表示一定完成任務。

劉易頷首示意安茂同可以退下了。

安茂同離開了皇宮,回到了自己的宅邸,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自己這事情算是過去了,劉易不會再和他計較。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

在家人不解的眼神中,他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公開表示,將自己的大半身家,捐給朝廷做賑災所用。

第二日,宮裏便給安家賞下來了一根玉如意。

……

伴隨這分田工作的進行,以及新朝開國三年不征,永不加賦的紅利,北地上下都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

到處都有百姓熱火朝的忙活著春耕的工作。

與此同時,劉易還調動官府手頭上所有的戰俘勞改營,在整個北方幹旱洪澇多發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水利設施整飭工作。

以防備今年可能……

額,好吧,是大概率會有的自然災害!

百姓們都知道整修水利,對他們是有切實的好處的。

雖然新朝官府沒有組織,但還是有不少淳樸百姓都自備幹糧和鋤頭扁擔,在自家田裏的活計忙完之後,也幫著一起整修水利。

田老漢就是這些淳樸百姓中的一員。

他是陝西人,崇禎元年陝西大旱,他跑到了河南做起了流民。

幾年的流民生活下來,他們一家人竟然奇跡般的沒有走散,或是死在半道上。

一家人雖然吃了不少苦,但最起碼都還活著,在河南定居了下來。

苦熬到了新朝統一了北方,開始大力賑災,他們一家的生活才算是真的安定了下來。

去年一個冬,他們家三口壯勞力,接受新朝的以工代賑,給自己一家換取口糧。

以工代賑主要做的都是一些整修水利,修路,開荒,修葺城池的工作。

雖然很累,但新朝發下來的糧食向來都是足額給夠的,田老漢自然也沒什麼不滿意的。

他非但沒什麼不滿意的,心中還對新朝充滿了感激。

做流民做了這麼長時間,他太知道一口糧食的寶貴了!

一口糧食,有時候可是能比好幾條人命還值錢。

能用力氣換糧食,在他看來就是新朝莫大的恩典了。

去年冬跟著隊伍修整水利時,隊伍裏的管事指著旁邊大片大片的耕地,來年那些都是你們的。

田老漢本來還不相信,覺得不可能!

那些田可是旁邊鎮上吳老爺家的田,怎麼可能給他們呢!

要知道吳老爺雖然鄉裏鄉間的名聲不錯,但也絕對不可能把自家的田分給他們這些泥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