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罪行,然後開始行刑。
人頭落地!
第三批……
第四批……
一批批的行刑,沒用多長時間,數百人便都行刑完了。
一顆顆人頭堆疊在一起,鮮血浸滿了整個行刑台。
劉易掃視了一眼行刑台的血腥,並不以為意。
他也是見識過戰場廝殺的,這才死了多少人!
劉易身邊的侍衛領了劉易的命令,站出來高聲道。
“陛下有旨!”
“所有人犯,懸其頭顱於開封城頭一月,且暴屍三日,以警示下!”
其實,劉易原本的打算是要將這些人犯的屍體也暴屍一月的,可怕會引發瘟疫,最後決定折中一下,隻懸其頭顱於城頭一月。
屍體就暴屍三日,然後埋掉吧!
……
處理完此次賑災中出現的貪官汙吏,劉易的禦駕在開封城停留的時間,也要進入倒計時了。
雖然有太上皇監國,內閣處理政務,依舊有很多事務都積攢了起來,等著他回去處理。
更重要的是,劉易接到軍情處自朝鮮發回來的消息,祖大壽要在今年年節,親自來太原向他拜賀!
嗯,這就明,遼東軍已經決定要歸順大漢了。
否則的話,祖大壽也不可能親自來太原。
遼東軍若是徹底歸順,那大漢一統下的進程,將會得到一個極大的加快。
還有就是,來年春,劉易是準備要出兵收複河套,來為大漢獲取一塊養馬地的。
之所以選擇春出兵,而不是傳統習慣上的秋出兵。
那是為了縮漢軍和蒙古人之間的騎兵差距!
別看漢軍裝備精良,但和蒙古人的騎兵比起來,差距還是有的,並且還很不。
畢竟騎術這方麵,漢人是農耕民族,較之遊牧民族先上就有差距,不是短時間能夠彌補的。
所以,劉易隻能是想方設法的從其他方麵找補回來。
就比如裝備,戰馬等!
裝備不用,武裝到牙齒的漢軍騎兵,完虐蒙古騎兵。
而戰馬方麵。
則是經過一冬的苦日子,草原上蒙古人的馬匹沒有足夠的草料,肯定是要掉膘的。
絕對會影響到戰鬥力!
而秋的話,蒙古人的戰馬正是膘肥體壯的時候,體力耐力都是最好的,肯定不好打。
而漢軍由於沒有養馬地,其實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戰馬都是那麼養著的。
所以,漢軍的戰馬一年四季戰鬥力差距不大。
最起碼季節對漢軍戰馬的影響,沒有對蒙古人戰馬的影響大。
所以,如果不論春調動軍隊,調動民夫出關征戰,會影響春耕的話,春才是漢人最佳的出兵北伐的時機。
因為這個時候,是蒙古人最弱的時候。
而劉易早就提前往榆林一帶遷移青壯人口了,再加上大漢手上的那些個勞改營,裏麵都是戰俘,都是適齡的青壯。
劉易壓根也沒準備征調民夫隨軍出關征戰!
也就不愈會影響到春耕了!
再加上漢軍也不缺糧草!
所以,對劉易來,最好的出兵北伐的時機,就是春,尤其是剛開春,氣轉暖沒幾,蒙古人的戰馬還沒從冬日的嚴寒中緩過來的的那段日子。
最適合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