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能不能混了?(1 / 2)

在大漢隻有北邊半壁江山的情況,大漢的鋼鐵產量能較之崇禎年間翻倍。

得益於山西範圍內,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爐,一座座鋼鐵工廠!

這一座座高爐,在吸收了無數的空閑勞動力,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崗位,極大的緩解了社會矛盾的同時。

極大的增加的大漢的鋼鐵產量!

並且不管什麼時候,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從某種程度上,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實力的!

鋼鐵產量越多,國家才能越強大。

劉易對大漢的鋼鐵重工業發展的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

“昭武元年,我大漢的糧食產量為……”

“昭武元年一整年,我大漢共剿滅土匪武裝三千六百餘股,共計人數達四十餘萬,收繳各類兵器共百萬件,打擊消滅地方黑惡勢力二千餘……”

“昭武元年,漢軍編練成軍共二十萬,現我大漢共有精兵五十萬,火槍二十萬杆,大火炮七千餘,刀槍箭矢,炮子火藥無數……”

“昭武元年,我大漢官府修整官道,水利,橋梁等將近十萬餘,極大改善了地方交通條件,促進了商貿發展……”

“昭武元年……”

“……”

隨著各類數據報出來,朝堂上的氣氛開始越來越熱烈。

雖然很多臣子都不適應大漢朝堂這種一切看數據的施政方式,但看著這些數據,他們都能夠十分直觀的知道,自己這一年可沒白幹,成果在哪裏擺著呢。

劉易聽著微微頷首,臉上的表情很是平靜。

可以,這一年的休養生息,大漢治下的民生恢複的不錯。

但還不夠,大漢治下雖然大體還算安定,沒因為災人禍而出現大規模的餓死人的情況。

但也隻是沒有大規模的餓死人而已,規模還是有的。

大多數的百姓還是依舊在溫飽線上下掙紮,辛苦一年,也不一定能吃得上幾頓飽飯。

不過對比起明末那易子而食,餓殍遍地的亂世來,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最後出來彙報一年施政成績的,是監察部……

監察部部長趙敘是個直腸子,站出來直接了當的開口道。

“回陛下,我監察部於昭武元年,一共抓出來貪官碩鼠兩千餘……”

諸人:“……”

一年就幹掉了這麼多同僚,合著你趙敘還挺得意?

劉易卻是十分滿意的微微頷首。

他身邊的貼身太監,司禮監掌印蘇勇開口宣讀道。

“監察部掌監察之責,為國家正綱紀,明律法,懲處貪官碩鼠,功莫大焉!”

“傳令,賞監察部部長趙敘玉如意一柄,監察部上下大官員,皆增發一月俸祿,以示鼓勵!”

諸人:“……”

好嘛,別的部門那麼好的成績皇帝都不賞賜,就單單隻賞賜了監察部一家,這是在鼓勵監察部繼續努力嗎?

這大漢官場還能不能混了?

隻是,辭官是不會辭官的,好不容易得來的官帽子,他們可舍不得丟掉。

滿朝文武對此,大多都保持沉默。

無聲的抗議!

劉易對此沒當回事,而是環視四周一圈,朗聲開口道。

“我大漢立國,上應意,下順民心,受禪而立,可謂理!”

劉易話音落下,大殿內,一道道目光都看向了百官前列,一聲公爵冕服,身材發福,精神相當不錯的前大明崇德皇帝,現大漢鳳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