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我們才是皇帝的貼心小寶貝!(1 / 2)

正是由於有這些和江南本地人不對付的北人官員在,大漢才能毫無阻礙的統禦整個富庶的江南。

牛痘的事情掀起了軒然大波,然後便是皇帝削減皇室用度,捐內帑銀百萬兩用於推廣牛痘接種。

延平郡王鄭芝龍帶頭捐納白銀八十萬兩,朝廷百官蜂擁捐納……

不管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反正報紙報道出來的,都是正能量的內容。

大漢朝廷上下一心,皇帝心懷社稷,臣子們大公無私公忠體國。

然後便是民間商賈士紳的蜂擁捐納了!

兩淮商幫一共捐了百萬兩上下,江南商幫就要蓋過兩淮商幫一頭,捐一百五十萬兩。

剛剛被漢軍占據的廣州城的廣州商幫見此,為了表忠心,也是為了買平安。

公開表示,我們嶺南人可比你們江南和兩淮大方多了,捐兩百萬兩!

晉商們見此,覺得不行,大漢是自山西起家的,我們才是皇帝的貼心寶貝,大手一揮,二百五十萬兩捐出去了。

兩淮商人們一看,這不行啊,算下來就數自己捐的最少,不會被皇帝記恨吧?!

捐的多被記住是好事,但捐的少被記住可就……

他們感覺懸,為了保險起見,又開始追加捐納。

商人們爭相表忠心,沒多長時間,千萬兩白銀便湊齊了。

甚至還多出來了不少!

劉易笑的嘴都合不攏了,看的出來,大漢朝廷的權威還是很重的。

如果讓崇禎皇帝來向下士紳商賈勸捐,嗬嗬,如果他能收到十萬兩銀子都算是商人們給他這個皇帝麵子了!

不得還要背一個與民爭利的名聲!

劉易對下士紳商賈進行勸捐,有的報紙上便開始批判劉易與民爭利……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那加報紙連帶主編到背後金主,全部都到北邊支援邊疆建設,簡稱吃沙子去了。

嚇的東林報,嶽麓報等代表江南士林的報紙連夜改版!

原本批判劉易與民爭利的內容,變成了一片歌功頌德,稱讚皇帝大公無私,為了下百姓削減皇室用度,挪用內帑銀用於惠民,實乃千古不出之聖君!

看的出來,他們的求生欲很強!

劉易親手書寫了好些個匾額,賞賜給了在此次捐納中,出錢超過二十萬兩的那些商賈士紳,以示鼓勵。

鄭芝龍得了一個“國之幹臣”的匾額,上麵還蓋著皇帝的大印。

一家捐銀七十萬的徽商得了一個“良紳義商”的匾額,他是除了鄭芝龍這個狗大戶之外,捐的最多的一個。

一家捐銀六十五萬兩的浙商,得了一個“心懷公益”的匾額。

葉向高代表東林書院,向捐了五十萬兩,得了一塊“士林翹楚”的匾額。

句實話,劉易其實是很厭惡東林的。

但,江南幾乎人人都是東林,或是和東林有牽連,劉易就算是再怎麼厭惡,也隻能捏著鼻子繼續用他們。

這便是大漢想要保存江南元氣,還想要迅速入主掌控江南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

這種惠而不費的事情,劉易做起來十分的順手。

他寫幾個字又花不了多長時間。

那些商賈們雖然不在乎官府給的牌匾,但皇帝親手書寫的,可就不一樣了。

掛在自家正堂,那是可以當傳家寶的,以後不得還能用來保命!

二十萬兩銀子,換一塊皇帝手書的匾額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