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這個蒙古帝國的大汗,絕對不能落到敵人的手上。
“撤,撤兵回德裏!”
奧倫澤布汗的大纛旗緩緩向後退去,他身邊還有幾千壓箱底的騎兵。
奧倫澤布汗果斷拋棄了戰場上的莫臥兒帝國士兵,在幾千壓箱底騎兵的護衛下,迅速撤離了戰場。
戰場上還在拚死抵抗的莫臥兒帝國軍隊間自家大汗拋下他們逃跑了,瞬間士氣崩潰,變成了潰兵。
在清軍的追殺下,越來越多的莫臥兒帝國士兵丟下兵器,轉身就逃。
或是幹脆跪地投降,做起了俘虜。
清軍騎兵撒開腿的追殺莫臥兒帝國的士兵,迅速擴大此戰的戰果。
清軍的戰果迅速攀升著,莫臥兒帝國的潰兵將自己的後背留給清軍的騎兵,這種行為不吝於是在自殺。
騎兵縱馬馳騁間,肆意的大砍大殺。
莫臥兒帝國的潰兵的屍體躺滿了整片戰場,到處都是鮮血和破碎的殘肢斷臂。
隻不過,麵對一心想逃的奧倫澤布汗,清軍卻也是無可奈何!
戰場上雙方那麼多人廝殺,混亂無比。
想要留住對方的統帥,隻要對方統帥身邊有那麼一些忠心的護衛,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更別說留住奧倫澤布汗這樣的一國之君了!
到頭來,清軍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莫臥兒帝國的騎兵護送著奧倫澤布汗撤出戰場。
向著白沙瓦城的方向而去!
……
奧倫澤布汗在下屬的保護下,從容退回了白沙瓦城。
但是,今日這一戰的最終結果,還是令他感到無比的難受。
清軍入侵,結果他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征討大軍,這麼容易便戰敗了。
死傷無數!
如果清軍接著再發起進攻,莫臥兒帝國當真有亡國之危!
奧倫澤布汗掌權幾十年,也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
沉思一陣之後,拿出了當下最好的解決方案。
一是派人去清軍那邊,準備和清軍和談。
不管是割地賠款,還是稱臣納貢,都要先將清軍的攻勢給穩下來。
另一方麵則是派人返回德裏,傳下他的命令,召集土邦的兵力,做好最壞的打算。
如果清軍不準備和他好好談,那就隻有繼續打下去了。
奧倫澤布汗身邊的親衛在白沙瓦城內召集賤民,加固修繕白沙瓦城的城防。
準備抵抗清軍的進攻!
此戰雖敗,但還沒到那種無可挽回的地步,奧倫澤布汗也是見慣了大風大雨的。
在西方殖民者的逼迫下,他也沒少簽上一些不平等條約,見慣了各種慘敗的大場麵。
經驗豐富的他,還不至於一戰敗就狼狽而逃。
在白沙瓦城籌備防禦,奧倫澤布汗覺得還是可行的。
奧倫澤布汗派出的使者進入了清軍的大營,當即便表明奧倫澤布汗想要和談的意思。
豪格對此表示同意。
原因很簡單,清軍之所以在大勝的情況下還同意和談,那是因為打不下去了,而不是不想打了。
現在的清軍上下,哪怕是把各旗的旗奴都算上,戰兵也就十三四萬。
就算是這十三四萬人,戰鬥力再怎麼彪悍,等他們滅掉莫臥兒帝國,估計也就不剩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