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的話,讓大漢的滿朝文武皆是麵露駭然之色。
尤其是那些傳統儒家士子出身的文官們,心中更是震撼。
自古以來王朝更替,天下治亂之原因,盡在他們口中筆下。
這些人又怎麼會不知道一切的一切根源都在於土地。
隻是,出於種種私心,他們不願意讓皇帝乃至於天下人知道。
所以,便編造出了類似於是昏君殘暴,奸臣當政,宦官與外戚幹政,美人禍亂江山等種種願意。
要說這些都完全沒道理,其實也不盡然。
這些願意雖然不是主要,隻是表象,但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加快了一個政權的滅亡。
但真正的根源,永遠都在土地問題上!
但是,這些所謂的讀書人,是絕不願意把這點給挑明了的。
因為儒家的基礎就是地主士紳階級,而對於地主士紳階級來說,還有比兼並土地更重要的事情嗎?
顯然沒有!
但是,現在皇帝卻是開口將土地問題給挑明了出來,並且直言土地問題才是政權更替的根本原因。
這下,這些文官們就麻爪了!
他們不願意承認,但皇帝已經挑明了,他們可沒膽子反駁。
劉易目光掃視一圈,看著滿朝文武各自變化的臉色,再次開口說道。
“以往之曆朝曆代,對土地問題的解決方法,多在於抑製土地兼並。”
“但現在我大漢缺是有了新的思路,新大陸和祥州兩片大陸的發現,代表著的是大片大片可開墾為良田的蠻荒土地。”
“隻要能將大漢本土之失地少地者,送去新大陸開墾田地,大漢自然再不複流民之患。”
大漢對於土地問題,之前也不是坐視不理。
《土地租種法案》的諸般條例被刪刪改改,現在已經很是完備了。
在起到分田的作用的同時,也是在遏製土地兼並。
隻是,現在由於大漢處於立國初期,政權行政效率很高,《土地租種法案》能夠被貫徹落實。
但隨著時間流逝,隨著朝廷權威的漸漸衰弱,《土地租種法案》遲早也會像明大誥一樣,變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廢紙。
對此,劉易有心裏預期。
他隻要保證在他去世之前,《土地租種法案》的效力保持不變就很心滿意足了。
對於大漢的土地問題,劉易除去《土地租種法案》外,還有兩個解決思路。
一個是發展工商,發展科技和生產力,用工商來取代農業,讓百姓們即使失去了土地,也有地方謀生。
不至於吃不上飯就造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南了,前明天下土地兼並最嚴重的地方,莫過於江南。
但江南工商業發達,所以即使大量的農民失去了土地,他們也能找到活計,不至於活活餓死。
這也是為什麼江南的土地兼並這麼嚴重,但在明末的亂世中,江南的造反者卻是寥寥的原因。
另一個就是對外移民了!
以前有遼東,草原,朝鮮,大員,琉球,西域等移民目標,現在更多了祥州和新大陸。
隻要能夠將無地少地的農民移民出去,開擴海外,在海外謀生,大漢本土所要麵臨的社會矛盾自然會被大大縮減。
“為了方便於新大陸開擴,朕欲重設分封之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