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三萬萬!(1 / 2)

大漢皇家科學院不光是一個研究科學的地方,這裏麵的研究員們,除去進行科學理論研究外,做實驗驗證各種理論之外,也是要學以致用做實事的。

否則,大漢皇帝又豈能每年百萬兩銀子往科學院裏砸。

秦愈此次外出,就是奉命去了黃河沿岸一趟,帶隊觀察黃河水患,以及黃河變道的可能性。

大漢立國這些年,黃河雖然沒有大的決口,但由於小冰河期坑爹的氣候,水旱災害也沒個定數,黃河數次小規模決口。

動輒水淹府縣,吞沒村莊!

不知道黃河兩岸多少百姓被滔滔河水吞沒,變成了河魚腹中之食。

皇帝不忍見百姓遭難,心甚痛之,傳令大漢皇家科學院,準備一個治理黃河水患的方案。

大漢皇家科學院數位精通於治水,駐壩的研究員帶隊,帶領一隻幾十人的勘探隊伍,北上黃河沿岸,進行實地考察。

然後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治河方案來。

這些人裏邊,就有秦愈!

隊伍在黃河兩岸考察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做出了這麼一份黃河水道治理工程草案來。

草案足足有一整個書箱,有圖畫,有文字,有預計的具體花費……

在這個過程中,隊伍中有數人為了探查水情,而落水淹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因為連日連夜的勞累而活活累死,有人因為患病而病死在黃河岸邊。

等隊伍回到南京城,出發時的幾十人,減員了將近五分之一。

可以說,這一書箱的草稿就是秦愈,就是整個隊伍大幾十人的命!

秦愈掃視了一眼草案,提筆伏案書寫起了求見皇帝的奏章。

他希望皇帝能夠批準整個隊伍拚了命才做出的草案,展開規模浩大的黃河治理工程。

因為隻有這樣,隊伍裏那些人的犧牲才不會白費!

黃河兩岸萬千生命才能永絕水患!

隻要能做到這些,那他們這一行人的犧牲,便是值得的。

……

劉易是在禦書房接到的秦愈的請見奏章。

看完之後,宣布即刻召秦愈覲見。

黃河水患!

確實是北方最大的問題!

很令劉易重視。

從秦愈上書求見,到劉易宣布接見秦愈,中間相隔一日不到。

劉易平時事務繁忙,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看到秦愈的奏章,因為他吩咐過通政司,大漢皇家科學院的相關奏章有限傳遞。

劉易在禦書房中接見了秦愈。

是日,上午!

陽光透過穿過玻璃,灑滿了整個禦書房,將禦書房內外照射的亮如白晝。

劉易端坐在禦案後,神色讓人看不出喜怒。

禦案上擺著一個精巧的座鍾,指針哢噠哢噠的轉著,別有生趣。

桌麵上擺著秦愈傳遞上來的草案,不過不是全部。

而隻是最後一張計算工程所需花費的明細。

劉易手上握著一隻披紅的朱筆,沾滿了朱砂墨汁,但卻遲遲下不了筆。

在劉易對麵的,秦愈端坐著,麵露緊張之色。

看著皇帝遲遲做不出決定,秦愈心中坎坷,生怕皇帝否定了他們的成果。

讓他們的犧牲付諸東流!

劉易之所以遲遲下不定決心,並非他不想治理黃河。

而是這份草案最後所需的花費實在是太過駭人!

按照草案的計劃,治理黃河,一共需要修建大壩十七處,水庫二十七處,開挖河道二百餘公裏,兩岸大堤二千四百餘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