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祭河神(1 / 2)

紙幣如果麵額太大,作用就和銀票沒區別了。

隻能用在大筆的交易中,而無法大規模的流通。

如是如此,他直接發行銀票就是了,還搞什麼紙幣。

隻有流通起來的貨幣,才能叫做貨幣,如果不能流通,即使是金銀也隻是好看些的石頭。

隨著勳貴大臣們帶頭,南京城內的一些大小商賈富戶,也嚐試著兌換了一些紙幣。

這些商賈富戶兌換的紙幣不多,他們之所以兌換,也隻是為了試試水,順帶表明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支持而已。

相交起輕飄飄的紙幣來,這些商賈還是更加信任握在手中的金銀!

這個過程是從上往下的,朝廷大員,勳貴大臣們換了,商賈富戶們換了,下麵的百姓自然也會處於好奇換上一些。

大麵額的一元舍不得,怕大漢的紙幣又是大明寶鈔一樣的坑爹貨色。

但一文,五文麵額的紙幣,則是換上一些用著也無妨。

一是數目不大,就算是大漢的紙幣和大明寶鈔一樣撲街了也無所謂,大不了就是兩個饅頭錢,不至於太心疼。

二則是大漢朝廷自立國以來,各種惠民政策頒布,恢複民生,提振工商,撫恤鰥寡孤獨,在百姓中的信譽還是不錯的。

如此一來,紙幣也就在南京城內被推廣開了。

街頭巷尾的店鋪,客人來往結賬時,也是銅錢和紙幣並用。

有人懷著坎坷的心情,拿著紙幣去大漢皇家銀行的門店去兌換銅錢銀子。

結果是十分迅速的,大漢皇家銀行給他全額兌換了出來。

一連幾日,此人都去兌換,結果次次都沒有問題。

有人效仿他的行為,也是不斷的將手頭的紙幣換成銅錢,都是見紙幣便兌現,從無半點拖延。

並且,相較起銅錢來,紙幣也確實更加方便。

再加上幾次下來,他們也都確信了大漢的紙幣是有信譽的。

所以,便有人嫌麻煩,不每次那到紙幣,便要去換成銅錢了。

而是幹脆攢上一筆,一個月集中去兌換上一次。

漸漸的,也就不著急兌換了,因為他們確定大漢的紙幣的價值是有保證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南京城內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對紙幣習以為常。

就這樣,大漢的紙幣發行,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

昭武七年六月底,陽光熾熱曬人。

秦愈再次親自帶隊,帶著人一路向北,再一次到黃河兩岸進行實地考察。

並且,此次北上考察的,可不光是秦愈一行人,前後出發的有好幾隻隊伍。

三萬萬銀元的大工程,實在容不得不謹慎!

不管施工途中會不會出些什麼意外,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必須要做好,做到位。

劉易舍得因為治河而花錢,但誰要是敢叫他花冤枉錢,劉易也是會殺人的。

……

黃河邊上,一個名叫胡家岩的小村莊。

村長裏一共有小五六十戶人家,幾乎都挺窮的,在以前大明朝的時候,還曾經餓死過人。

但在新朝鼎立,皇帝廢除了苛捐雜稅,還不征徭役之後,胡家岩普通百姓的生活才見了起色。

幾年下來,最起碼沒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家家戶戶都有了些餘糧。

平常村民們臉上也多了些淳樸的笑容。

但是,今日的胡家岩村,卻是裏裏外外氣氛都很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