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一張好嘴!(2 / 2)

“本將軍隻有統兵權,而沒有調兵權,沒有南京的軍令,大軍絕不能出軍營!”

德川忠信絕望了,如果沒有駐日漢軍入局,他們根本守不住京都。

“請將軍出兵救救日本,一切條件都好說!”

德川忠信差點跪下,語氣誠懇至極的說道。

朱誌強依舊隻是搖頭,開口表示道。

“駐日漢軍是朝廷的軍隊,是皇帝的軍隊,並非我朱誌強的私兵,沒有朝廷的軍令,我不能調遣軍隊作戰。”

朱誌強委婉的拒絕了德川忠信,但他還是在最後開口說道。

“若事不可為,幕府將軍可以帶著日本國王向使館申請政治/避難,躲到使館區,駐日漢軍將會全力保證你們的人生安全。”

“大軍無令不能主動出擊,但守衛使館區是本將軍的責任!”

朱誌強如此表態,算是給了德川忠信以及日本國王最後一條退路。

由於《中日友好互助條約》的簽訂,現在的日本天皇在大漢這裏隻能被稱作日本國王,而不能稱天皇。

他們如果戰敗了,京都失守,可以逃到使館區來。

白蓮教義軍入城,按照白蓮教之前的行事方式,整個幕府高層以及日本皇室宗親,絕對沒有一人能幸免。

但他們如果能夠躲到使館區來,相信就算是借白蓮教十個膽子他們也是不敢進攻使館區的。

最起碼,幕府高層和日本皇室宗親,能保住性命!

……

德川忠信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灰溜溜的離開了使館區,回到了京都城內的天皇府邸。

“天皇陛下,中國人拒絕出兵幫助我們平叛!”

“白蓮教叛軍現在距離京都已經不足百裏,最多兩三日便會攻到京都城下,情況危急啊!”

白蓮教起義這種規模的叛亂,日本不是沒有發生過。

如果放在以前德川幕府主力還在的時候,德川忠信壓根不會慌張,不就是一群未經訓練的農夫亂民嗎?

平叛就是了!

但是,現在德川幕府的精銳部隊在中日戰爭中傷亡殆盡,僥幸未死的也做了戰俘,被運到中國本土幹苦力。

現在的德川幕府正處於曆史上最虛弱的階段,沒有之一。

如果不是中日停戰之後,簽訂《中日友好互助條約》,中國人實行條約,需要他是法理上的日本統治者。

德川幕府早就被地方實權大名推翻,唱了涼涼!

可現在白蓮教起義,短短旬日之內規模迅速擴大,甚至有徹底推翻持續了一千多年統治的日本菊花王朝的趨勢。

幾十萬叛軍直逼京都,尤其是中國人擺明了坐壁上觀的態度,讓德川忠信驚恐不已!

倒不是說整個日本就拿白蓮教叛軍沒有辦法了,而是白蓮教起事太過突然。

起事的位置還是在本州島上,距離京都的隻有幾百裏。

而京都幾百裏範圍內,都是德川家或是忠誠於德川幕府的大名的領地。

精銳兵力基本上都在中日之戰中,被漢軍給全殲了,剩下的老弱病殘,根本不是人數眾多的白蓮教的對手。

而那些實力保存完好的大名,則是因為距離原因,倉促之下來不及增援京都。

然後種種原因之下,就被白蓮教義軍給做大了,甚至聚兵幾十萬,準備進攻京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