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閱兵軍演(一)(1 / 2)

“威武!威武!”

“萬勝!萬勝!”

“……”

關牆下的漢軍結束了演練,迅速恢複陣型,回到關牆下排列好整齊的軍陣。

漢軍上下士卒喘著粗氣,渾身冒汗,戰馬也是體力消耗嚴重,冒著騰騰熱氣。

但是在嚴格的軍紀約束下,卻是沒有人做出絲毫多於的動作。

直到玉門關城頭響起歸營的號鼓,管牆外列陣而立的漢軍才各自按照建製,陸續返回大營。

到處都充滿了紀律性!

……

這一次的軍演閱兵隻是一道正式軍演前的開胃菜,是正式軍演閱兵的預演。

大漢入主西域之後,西域地方其實一隻都不怎麼太平。

由於宗教信仰問題,民間的各種社會矛盾其實相當的尖銳。

為了震懾地方,劉易決定在玉門關,將玉門關附近的各部落,各民族的頭人都給聚集起來,來觀看大漢的一次軍演。

通過一場軍演閱兵,震懾整個西域。

並且,他接到了曹變蛟的軍報,滿清要派使者來同大漢和談,共同應對波斯方麵的壓力。

大漢的國力遠超波斯,這點不用懷疑。

別說一個波斯了,就算是這個時代全世界加起來,都不一定能夠和大漢掰手腕。

隻是,雖然大漢國力遠超波斯,但在西域方麵大漢對波斯卻也占不到便宜。

原因很簡單,距離問題!

西域都護府距離大漢的統治核心,漢地十三省實在是太過遙遠。

數千裏的距離,足夠抵消大漢同波斯之間的國力差距。

如同盛唐時候的怛羅斯之戰,大唐敗給了阿拉伯帝國,西擴的趨勢被遏製了下來。

真的是盛唐的國力不如阿拉伯帝國嗎?

答案是否定的!

由於距離問題,大唐在怛羅斯之戰中,無力投入太多的兵力。

怛羅斯之戰,唐軍統帥為名將高仙芝,軍隊由數千唐軍與2萬多葛邏祿軍、拔漢那軍組成。

真正的唐軍精銳也就數千人,剩下的都是附屬國的兵馬。

而阿拉伯帝國方麵呢?

怛羅斯距離他們的統治腹心阿拉伯半島根本沒多遠,國力能夠完全發揮出來。

就這,阿拉伯人還是在重金收買葛邏祿軍軍反叛之後,才取得怛羅斯之戰的勝利。

並且,根據《資治通鑒》記載高仙芝軍隊數量為3萬人、深入與敵人作戰、即使是戰敗,最後有數千唐軍返回安西。

可見,唐軍的損失壓根沒多少。

那為什麼唐軍不再報複回去呢?

明明怛羅斯之戰的傷亡大多都是附屬軍的傷亡,對偌大的大唐帝國來說,連根本不痛不癢。

原因很簡單,距離太遠了。

路途上還都是高原,荒漠,草原這樣的地形,實在不利於行軍。

唐軍自安西都護府發兵怛羅斯,大唐國力再強,也無力繼續組織遠征軍征伐怛羅斯。

所以,怛羅斯之戰後,唐軍停下了西擴的步伐。

但阿拉伯帝國方麵也是被唐軍的強悍給打怕了,怛羅斯之戰確實勝了,但卻是慘勝。

同樣不敢再繼續向東擴張。

可以說怛羅斯之戰這一場戰爭,停止了兩個帝國的對外擴張!

現在大漢對上薩珊波斯之後,所麵對的情況大底也是如此。

可由於距離問題,漢軍就算是再善戰,大漢國力再強,一但跨越萬裏之遙遠征,十分力量路上就得耗光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