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當初的想法是,既然漢人有漢字,蒙古人有蒙古文,那滿人也不能差了去。
所以,便頭腦一熱搞出來這麼個玩意。
好用嗎?
不好用!
別說其他人了,連滿人自己都嫌棄。
滿清的高層一般用的也都是漢語或者是蒙語,滿文是真沒多少人用。
曆史上滿清皇帝的聖旨往往是滿蒙漢三種文字各一份,但是往往蒙古文字和漢字都沒什麼問題,都能夠準確表達意思。
但滿文卻是得對照著蒙古文和漢字才能勉強看懂!
就這麼個玩意,滿清高層自己都嫌棄他。
原本就是拿來裝點門麵的,可現在滿清都跑到印度這樣的窮鄉僻壤了,還要個屁的門麵。
滿文也就被人提議說要不幹脆廢除吧,省得礙事。
趙順臣作為漢臣,對此事雖然不敢發表意見,但心中卻是讚同的。
大漢如果把這個作為漢清雙方結盟的條件提出,滿清高層十有八九是會答應下來的。
所以,雙方結盟的分歧,就集中在豪格自去皇帝號,滿清承認大漢為宗主這兩件事情上了。
或者,這兩件事情,也能當做一件事情看。
對於這件事情,大漢是絕對沒有可能讓步的。
這關乎正統問題!
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大漢可以不管,距離太遠了,大漢也管不著。
但在整個東方文明體係中,隻能有一個皇帝,一個正統王朝,代表整個東方文明體係。
這也是為什麼大漢要逼迫日本天皇去皇帝號,自稱日本國王的原因。
豪格如果不去皇帝號,認大漢為宗主,結盟就算是有再大的利益,劉易也不會答應。
這件事劉易並不著急讓滿清答應。
趙順臣現在答不答應無所謂,等他看完大漢的軍演閱兵,相信他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的。
劉易揮手道。
“使者先下去休息吧,明日大漢將會在玉門關外舉行軍演閱兵,使者可以來看看。”
趙順臣開口答應道。
“謝陛下恩典,外臣一定到!”
“……”
……
第二日,玉門關外的原野上,大漢龍旗高高飄揚。
戰鼓聲如同雷鳴般響徹,咚!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仿佛每一記都敲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玉門關的關牆上,代表劉易身份的織金龍纛隨風飄揚,禦駕四周是玉門關附近各部族的頭人,以及滿清的使者趙順臣等人。
“威武!”
“威武!”
“威武!”
“……”
關牆外,漢軍整齊排列,呼喊出聲。
威武聲震天!
然後是腳步整齊踏地的動靜,萬餘人整齊踏步,聲音仿若奔雷。
鐵甲反射著寒光,刀槍鋒利攝人。
騎兵胯下的戰馬也是整齊踏步,向著關牆而來。
漢軍大旗招展,閱兵軍演正式開始了。
“萬勝!”
城外的漢軍受閱部隊按照各自的建製,列陣而行。
前進的同時高聲呼喝著萬勝,高唱軍歌,震天動地。
打頭過來的是騎兵方陣!
漢軍的騎兵人和馬皆披甲,十人一排列陣而行。
他們胯下的戰馬訓練有素,整齊踏步,整齊前進,馬刀也是被抽出,斜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