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大漢掃蕩草原的戰役中,土默特歸附。
包頭便成了大漢的領土!
大漢這幾年對草原的經營和開發,包頭是最重要的一個點。
……
禦駕抵達了包頭,然後進入了包頭城區。
包頭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城區的修建並不是按照傳統的東方城池進行修建的。
建築幾乎全部都是鋼筋水泥的幾層小樓,最大程度上的運用了城市建築麵積。
地麵重要的主幹道用水泥,不重要的用煤渣。
城區沒有修建城牆,隻在幾處要道上修建了哨卡。
因為在包頭城區附近,漢軍修建有三座隻有純粹的軍事作用的水泥要塞。
足夠保證包頭城區以及礦區的安全,沒必要再專門修建城牆了。
一是費時費力,二是還會限製城區的發展。
除此之外,城內還有醫院,學校,佛寺,道觀,圖書館等建築。
居民區也被按照片區劃分,整個城區都是顯得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劉易的禦駕進入了城區,城區的居民自發的來到街道兩旁迎駕。
不管是蒙古人還是漢人,都是對著禦駕的方向跪拜叩首。
因為包頭礦產的開發,以及包頭城區的建立,對他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
漢民們不必說,他們之所以被移民到草原,便是因為他們在中原窮的快要活不下去了。
但自從他們被移民到了草原上,朝廷分田分地分農具不說,還分給他們一些牲畜,讓他們可以畜牧為生,還給他們免稅減稅。
並且隨著包頭礦區的開發,他們除去種地放牧外,還有了做工這個選擇。
雖然苦點累點,但生計卻是不愁了!
在百姓們眼中,這都是朝廷的恩典,都是皇帝的恩典。
平時見不到皇帝也就罷了,這次皇帝好不容易來趟包頭,他們自然要出來迎一迎。
好好的給皇帝老子磕倆頭,祝願皇帝老子能長命百歲。
蒙古人其實也是如此,中原的地主老財不是個東西,逮著人就是往死裏壓榨。
蒙古部落的貴人們也沒好到哪裏去,甚至壓榨的更狠。
尤其是在小冰河氣候的大環境下,蒙古人其實也是在餓死的邊緣徘徊。
但是隨著大漢開發包頭礦區,遷移大量漢蒙人口入包頭。
牧民們的生活也是有了極大的改善,非但擺脫了部落貴人的壓榨,還找到了更多的維持生計的方法,不再是隻能放牧。
以前他們隻能放牧維生,一但發生天災,牲畜出了意外,全家老小就得等著餓死。
但現在不是了,他們能放牧,能種地,甚至是進城做工。
選擇多了,餓死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小了,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並且,隨著大量的漢人商賈進入草原,他們不管是放牧,還是種地,所得的東西都能快速變現為白花花的銀幣。
而他們如果進城做工,不管是跟著朝廷的建築隊幹建築,還是下礦做礦工,隻要肯幹,就能賺到錢,就能養活家人。
也是因為漢人商賈進入草原,他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補充。
布匹,食鹽,白糖,茶葉,白麵,大米都不再是稀罕玩意。
他們生病了有醫院可以看病,漢人醫生的醫術都很好,他們不用在將痊愈的希望寄托於所謂的巫醫。
如果有錢,隻要肯舍得花錢,也可以送孩子去讀書識字。
如果舍不得送孩子去學校,那圖書館也是對所有人都免費開放的,隻要他們能在掃盲夜校上學會漢字,照樣可以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