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丁原奇貪腐案中切實受害的傷病礦工極其家屬們,更是一個個感動極了。
皇帝給他們做主,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公理的!
這些人自發的聚集在了皇帝駐蹕的驛館外,叩首謝恩,高呼萬歲。
……
劉易結束了在包頭的視察,在行刑結束後的第二天,便帶著禦駕繼續一路向東。
繼續沿著長城沿線走,所過之處,幾乎所有的部族頭人都自發的到禦駕前朝賀。
劉易一一接見,並指揮禁衛軍團在草原上數次閱兵演武。
禁衛軍團的精騎萬馬奔馳,大地都在馬蹄下震動。
旌旗獵獵,所過之處無不臣服。
劉易來草原上這一圈,除去巡視地方,拉攏人心之外,就是要震懾草原上的各部頭人。
劉易花費了將近兩個月時間,從河套橫穿整個內蒙,即將進入遼東。
等禦駕進入遼東,時間已經是昭武八年的盛夏。
隻是,由於小冰河期的氣候,遼東的氣候較為宜人,夏季並不悶熱。
反而是一股股涼風吹來,讓人心生愜意。
劉易的禦駕駐蹕在了通遼附近,通遼後世劃歸內蒙,但在這個時代,卻是被劃歸遼東都司。
禦駕繼續東行,一路上路過了大片大片的平原。
這些平原被開發城了耕地,都已經種上了糧食。
有水稻,有小麥,但更多的還是玉米紅薯土豆等不挑地的高產作物。
現在的遼東耕地麵積其實並不少,整個東北大平原的麵積,可是要比華北平原還大一些。
大明朝二百多年的開發,使得遼東已經有了大片的熟田。
滿清崛起的這些年雖然戰亂不斷,但滿清為了自己的糧食安全,也沒少開發整個遼東。
他們用皮鞭和鋼刀驅趕著關內掠來的漢民,以及遼東的少數族群為旗奴,為他們開發整個遼東腹地。
明末清初的這些年,大概是遼東曆史上開發程度最高的一段時間。
之所以後世的北大荒需要開發才能變成北大倉,那是因為滿清入關之後,推行了禁關令。
禁止漢民開發遼東龍興之地,要保護滿清的龍脈。
使得好不容易被開發出來的東北大糧倉變成了北大荒。
即使滿清統治後期,發生了轟轟烈烈的闖關東,但由於闖關東隻是民間自發的,甚至朝廷還在阻攔,開發的效果其實並不好。
但大漢卻是非但沒有頒布所謂的禁關令,還在鼓勵大量的漢民遷移遼東,對遼東進行大開發。
所以,便有了現在農田遍地的東北大平原!
但由於小冰河氣候的限製,遼東現在種植水道和小麥效率並不高。
所以,現在劉易放眼所看到的大片農田,大部分種植的都是玉米。
和土豆紅薯比起來,玉米耐存儲,磨成玉米麵之後還能當做主食食用,是民眾們接受的最快的新作物。
當然,紅薯和土豆種植的也不少,土豆能炒菜吃,燉著吃,烤著吃,吃法不少。
紅薯也是全身都是寶,甜絲絲的味道對於這個糖還是奢侈品的時代,是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
紅薯葉子還能用來煮著吃,甚至喂養牲畜,也是用處頗多。
劉易的禦駕繼續向東,花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抵達了沈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