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實呢?
其實朝鮮的權力還是掌握在漢人手上的。
州縣一把手確實是朝鮮人沒錯,但一把手下麵的副手,各實權部門的部長局長,以及辦事人員,基本上都是漢人。
雖然也有一些入籍大漢了的朝鮮人,但數量並不多。
也就是說,把朝鮮交給朝鮮人治理,其實就隻是一個口號,一個用來安撫朝鮮地方的幌子。
也就是幸虧朝鮮本土的漢話程度已經很高了,大漢這種流於表麵的安撫,也能讓朝鮮安定下來。
樂浪郡的郡守金俊植就是這樣的一個幌子。
他出身安東金氏的旁支,身份地位很低,在族中屬於最底層的存在,即使是一些得寵的家仆也能對他喊打喊殺。
在遼東軍橫掃朝鮮的戰鬥中,他懷著對主家的怨恨,便做了帶路/黨。
由於他安東金氏的出身,為遼東軍迅速穩定朝鮮局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大漢接手朝鮮之後,他這個帶路/黨也是得到了重用。
被任命為了樂浪郡守,用於千金買馬骨,以及安撫朝鮮地方人心。
這一日,深夜!
金俊植還未睡下,處理了一日的政務,終於得了片刻的悠閑。
原本他作為一個招牌幌子,實際政務和他關係不大,平常也沒什麼事是比較清閑的。
但皇帝巡視的下一站就是朝鮮,他這個樂浪郡守,要提前準備迎駕工作。
最起碼表麵工作他要做好,不能出紕漏,所以便政務繁忙了起來。
這幾日來難得的空閑,他命人送上一壺香茗,自己坐在書房中,津津有味的讀著一本論語。
不時的點點頭,也不知道他從論語中讀出了什麼。
朝鮮的漢化程度很高,金俊植這樣的出身,從小就在接受漢化教育,讀書自然不成問題。
以前他為自己安東金氏的出身而驕傲,但現在不了,他金俊植現在可不是朝鮮人,而是漢人!
還是大漢的封疆大吏,是大漢在朝鮮的五位絕對高層之一。
這五人分別是朝鮮四郡郡守,以及駐朝漢軍的主將。
雖然金俊植沒多少實權,有點被架空的味道,但身份地位在哪裏擺著。
大漢朝廷任命的一郡太守,封疆大吏,即使是駐朝漢軍的主將見了他,也得好聲好氣的叫一聲金郡守金大人。
金俊植翻看著手中的論語,盤算著等過兩年就送自己的長子去大漢本土南京求學。
然後在大漢本土紮下根來,尋求家族發展的機會,甚至是重建在戰火中被毀滅的安東金氏。
不過,那時候的安東金氏,將會是他金俊植的安東金氏。
他知道,自己的家族想要發展,自己這一輩是沒什麼指望了。
他就是一個擺設,大漢用於安穩朝鮮民心的幌子,這輩子估計就要老死在樂浪郡守的位置上。
或者在漢四郡的郡守位置上打轉,想要高升可能性不大。
畢竟大漢剛剛拿下朝鮮,朝鮮新附,他們這些帶路/黨的位置其實很重要,皇帝也不會輕易動他們。
希望還在下一代,他為大漢穩定吞並朝鮮做出了貢獻,他兒子如果能通過科舉入仕,他的功績就是他兒子的政治資本。
他的家族才能真的在大漢站穩腳跟!
對他來說,當下最要緊的是就是起好帶頭作用,努力加深自己的漢化程度,把自己變成一個徹徹底底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