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以來,朝/鮮被數次滅國。
日本一次,滿清一次,大漢又來了一次。
朝/鮮上下心念故國,為局勢而憂慮者甚眾。
這時候,人們心中憂慮之下,便有了要尋一個精神寄托的念頭。
耶穌教在大漢本土混不下去了,見朝/鮮半島大漢的宗管局勢力薄弱,一大堆傳教士一股腦的跑到朝/鮮來發展。
傳播所謂的上帝福音!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被大漢抓住然後判處勞動改造的傳教士也不少。
但剩下的傳教士,卻是趁朝/鮮世道門閥殘餘勢力空虛的內心,趁虛而入,發展了不少的信徒。
所以,現在的朝/鮮反抗組織中,有不少人都是耶穌教的信徒,甚至還有那麼幾個神父傳教士。
這些便是現在朝/鮮反抗組織的成分!
他的打算是通過刺殺金俊植這麼一位朝/鮮人的叛徒,來激發朝/鮮人和漢人的矛盾。
增加大漢在朝/鮮的統治成本,迫使大漢承認朝/鮮獨立。
如此一來,世道門閥的殘餘勢力便能夠再次掌控朝/鮮,所得到的好處自然不必多說。
而那些傳教士,在朝/鮮獨立後,也能得到在朝/鮮自由傳教的權力。
雙方一拍即合,狼狽為奸在了一起!
至於說他們為什麼要在皇帝禦駕即將抵達朝/鮮之時發動,則是他們為了將朝/鮮人的不甘屈服展現在皇帝麵前。
借此來給皇帝施壓!
“原主的榮光能夠照耀這片黑暗的大地!懲罰邪惡的東方君王!”
一個傳教士如此說道,向上帝祈禱。
剩下的人也是紛紛開口說道。
“萬能的主,一定能夠保佑我等忠誠的信徒!”
“朝/鮮獨立之後,將會變成主的世界,上帝萬歲,基督耶穌萬歲!”
“……”
……
劉易的禦駕已經抵達了遼南的旅順口。
他祭奠了在清軍攻克旅順之後,在大屠殺中死難的漢家百姓。
登高遙望遠處一片平靜的汪/洋大海!
他在考慮自己結束在朝/鮮的巡視返回南京之時,究竟是走海路還是走陸路。
走海路的話有風險,但是速度快,路程短,能節省不少時間。
最多幾天的功夫就能從朝/鮮抵達天津,和陸路比起來最起碼能省兩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保守估計!
渤海灣裏的風浪不算大,風險還在能控製的範圍內,不是不可以試試。
但是和海路比起來,陸路的安全性是不需要多言的。
雖然所需時間長了點,但多番考量之下,劉易還是選擇走陸路吧。
對他來說安全比一切都重要!
他是皇帝,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唯一主宰,在太子未成年,繼承人未確立的情況下。
如果他出了什麼意外,對於這個國家來說,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他活著,滿朝勳貴文武一個個都是乖寶寶,地方臣服安定誰也不敢炸刺!
因為他作為開國君王,有這個威望控製一切。
但如果他駕崩,對大漢來說可真就是天塌了。
朝局一定會發生混亂,現在一個個都是乖寶寶的文武勳貴,會做出什麼事情來,那可就不一定了。
野心大的直接叛亂,野心小的控製朝政做活曹操,都不是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