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貴族勢力同宗教勢力相互博弈,妥協而出現的結果!
直到資產階級興起,資本的力量才逐漸壓過了宗教,通過一場文藝複興,讓歐洲的宗教神權褪色。
在此之前,歐洲的宗教發展那叫一個無法無天。
拿異教徒和異端做燒烤,就是在這個階段裏經常發生的事情。
劉易想著這些,心中的思緒轉動的很快。
忽然間他又想到了,階級的固化,或許也是歐洲開啟大航海的原因之一。
歐洲本土階級固化嚴重,大量的人才找不到上升通道,隻能選擇去海外搏一搏出路。
所以便有了大航海,人才需要通過大航海來博取一個上升的通道,普通人也需要大航海來找到宣泄情緒的地方。
畢竟在耶穌教的教義中,異教徒是不被當做人來看待的。
那些歐洲最底層的社會渣滓、敗類人渣,要通過大航海,來找到比自己地位更低的存在。
通過對異教徒殘酷的施暴,虐殺,搶掠,來滿足他們變態的心理,將他們在歐洲本土一直以來不得上升,積攢的怨氣宣泄出去。
再加上貴族們也需要通過大航海來獲得財富,緩解社會壓力。
於是歐洲便率先開啟了大航海!
而在中國的話,雖然階層固化的社會問題也有,但有科舉在,底層還是能看到實現階層躍遷的希望的。
再說了,中國的老百姓又不是被宗教洗腦成腦殘的農奴們,他們實在活不下去了,還有振臂一呼玩造反這條路子。
何必要背井離鄉去海外蠻荒之地尋找出路呢?
說白了,其實這就是兩個文明體係,發自骨子裏的差異。
中國人富有反抗精神,西方人富有冒險精神。
中國人不管是曆史上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浩蕩起義,還是神話中的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後羿射日……
這些都能夠體現出中國人這種反抗精神!
不管擋在前麵的是皇帝,是權貴,是高山大川,是浩蕩洪水,還是漫天神佛,逼急了老子都敢和你玩命。
可見中國人的反抗精神是發自骨子裏的。
而西方人的冒險精神,與其說是冒險精神,倒不如說是懦夫的逃避。
他們麵對貴族和宗教的壓榨,不敢憤而反抗,不敢爆發起義推翻壓在自己頭頂的大山。
中世紀時候的西方,無數人出海搏取富貴,卻不無人敢爆發起義,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種逃避。
一種被宗教給洗腦成了腦殘的逃避!
隻不過後來他們發達了,就將自己懦弱的逃避,美其名曰的稱為了冒險精神。
結果還真就給洗腦了不少的香蕉人,讓這些腦殘香蕉人們,發自內心的相信了西方人有所謂的冒險精神!
……
可不裏城!
隨著滿清和大漢簽訂了盟約,三百名儒家士子奉命進入了滿清境內,去宣揚儒家教化。
效果斐然!
這三百名儒家士子,一個個都屬於那種被儒家給洗腦的張嘴閉嘴就是聖人教化的那種腐儒。
讓他們幹別的可能不行,但要他們去宣揚儒家文化,傳播聖人教誨,他們一個比一個積極。
人的主觀能動性上來了,做起各種事情來,自然是相當的得心應手。
再加上滿清朝豪格對這些人的支持,他們的傳學工作效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