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快樂教育(1 / 2)

更過分的是嚐趨百裏外這一句。

真正的窮人,這輩子都沒走出過自己生活的地方,怎麼可能嚐趨百裏外?

路上路費不要錢的嗎?

還特麼是經常去!

看到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寒門。

可能他們確實家境破落,比不上那些真正的豪門,但最起碼也得是一個中產才行。

隻有破落的豪門才能被稱作寒門,窮的揭不開鍋的叫做黎庶,叫做黔首,是不配被稱為寒門的。

科舉確實較為公平沒錯,通過考試的方式選官,斷絕了統治階級被壟斷的可能性,使得底層有了上升渠道。

但是,這裏的底層並不是真正的底層。

受教育成本,就像是一道無形的天塹,隔斷了那些真正的底層的上升通道。

沒有任何明文規定,明說真正的底層不能參加科舉,但是真正的底層根本付不起受教育的成本,這個上升通道有和沒有沒區別。

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發展不行,隻有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的地步,所有人都能接受得起受教育成本了。

科舉才能成為針對全社會所有階層的,一定程度上算的上是相對公平的上升渠道。

當然,公平也隻是相對的,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公平!

大家都是受教育,但億萬富翁的子弟所接受的資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接受的資源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那時候,對低層來說,真正可怕的不是教育資源不平等,而是所謂的“快樂”教育。

頂層會向底層灌輸“快樂”教育的概念,把底層都給變成快樂的小二 B。

而他們的子弟卻是接受精英教育,壟斷高層的地位。

但是,和這個教育資源匱乏的時代相比,快樂教育也是在接受教育啊!

劉易為了能夠擴大教育資源,減少受教育成本,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想要短時間內改變大漢的教育行業格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俗話說的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計!

劉易如果想要大漢長盛不衰,讓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巔峰,發展教育,便是最重要的事情。

劉易為此定下的目標是,他要在有生之年,確立義務教育為大漢千年不變之國策!

哪怕是不能學後世九年製義務教務全麵發展,隻是簡單的完成掃盲,那也是好的。

……

上海城外的碼頭,西方的使團正式登陸踏上了大漢的土地。

望著不遠處的上海城,英法荷葡等國的使者隻能忍不住驚歎,大漢不愧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在大漢的國力支撐下,這座上海城的發展速度還真是一天一個樣啊!

幾年前他們離開時,傷害的發展雖然也是欣欣向榮,但距離現在的模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這座城市真是太漂亮,太繁華了!”

“我的天啊,中國人幾年之內便建立了一座絲毫不下於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的城市。”

“好多船隻,前幾年中國人還沒這麼多的海船呢!”

“這裏簡直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

他們在上海並沒有停留多久,便開始踏上了進京的路途。

走的不是水路,而是大漢修建的從上海到南京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