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漢改遊牧為定牧的政策,一家人也在邊牆外定居了下來。
靠畜牧為生,當然家中也開荒了一些土地,種著些玉米土豆等在草原上也能種的作物。
這次他來關內,就是來出售幾頭牲畜換錢,並且購買一些生活必須品的!
以前這種事情都是他父親來負責的,但這次他父親病了,雖然看過了醫生,沒什麼大礙。
但還得靜養一段,所以這次入關出售牲畜,並且采買生活必須品的事情,就落在了哈托肩上。
雖然哈托家有百十頭牛羊馬匹,還有一些土地,算得上富裕,但一塊銀元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小數字了。
蔡坤拍拍哈托肩膀說道。
“哈托小兄弟家那邊牛羊不少,是上好的草場,正好去那邊看看,適不適合開設毛紡工廠。”
哈托點頭勸說道。
“蔡老板,我家所在的鎮子那邊肯定是適合的,非但距離關內近,出貨方便,還有不少的牧民等著找活計,工人也好早。”
“並且我們家那邊羊毛的價格也是很低的,我可以做主牽頭為蔡老板和牧民們簽訂收購協議。”
哈托知道自己家所在的鎮子上如果能開一家毛紡工坊,究竟是一件多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當地會變繁華不說,他家的羊毛也就不缺銷路了。
對此,他自然是極力拉攏蔡坤這位老板!
王倫也是在和哈托的交談中,知道他們鎮子附近的大山中挖出來過鐵礦石。
心中有了打算,準備去看看究竟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說不好他要花錢將那山給買下來,然後在當地開礦了。
隻是唯一讓王倫感覺猶豫的是,會不會因為礦山距離關內太近,而使得鐵料價格提不上去?
……
隨著大漢宣布在草原開礦或建廠,將能夠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
像是蔡坤,王倫這樣的,湧向草原的商賈便越來越多。
他們的到來,非但增加了草原的開發程度,還大大加深了草原同大漢的經濟連接。
使得草原在日後,將會真正的變成大漢的草原!
大漢要開發草原,光靠朝廷投入,顯然是不行的。
要民間的資本和各種資源也參與其中,才能更好的開發草原這塊風水寶地。
別看現在大漢開發草原像是在虧錢,但隨著大漢工業化進程不斷加速,大漢對煤鐵以及各種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會不斷增加。
草原上的各種礦產資源就會顯得相當重要!
並且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草原是大漢最重要的養馬地,以及向西向北的跳板。
所以,經營草原是絕對不會虧本的!
更何況經營草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不光要算一本經濟賬,政治賬更加重要。
……
張家是開封城內有頭有臉的大戶,家裏良田不少,不光是種植糧食,還種著不少的棉花等經濟作物。
除此之外,家中還經營著好些個店鋪,酒樓。
家資很豐厚,每年家中各房豐潤利益時,都是大車小車的拉銀子。
即便是這些年大漢的紙幣搞的紅紅火火,張家年終結算時,也照樣用的是成箱的銀元。
並非他們信不過朝廷的信譽,平常張家做生意時,用的也多是紙幣。
而是張家這麼大的產業,手頭總要攢些銀子以備不時之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