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往後,可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為什麼曆朝曆代的軍隊都是開頭武力強大,越往後武力越拉胯的原因。
唐朝是如此,隨著土地兼並加劇,到了唐朝中期府兵製幾乎崩潰,唐軍戰鬥力衰弱。
甚至都打不過一隻叛軍,以至於有了安史之亂。
大明朝就更是如此了,洪武永樂兩朝明軍戰鬥力確實彪悍,追亡逐北戰無不勝。
然後呢?
等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衛所硬生生變成了一個笑話。
曆史上清兵入關,大明的百萬衛所連個泡都沒冒出來,南明抵抗了幾十年,全靠闖獻兩營的流寇在撐著。
士兵沒有長時間的訓練,大部分的時候都在為了生計而種地忙活,戰鬥力根本無法保證!
劉易為了解決這點難題,漢軍從上到下全部都是募兵。
嚴格規定了招兵時的兵員素質,以及軍隊訓練項目,考核標準等……
如此一來,雖然依舊無法改變漢軍戰力逐漸衰退的大趨勢,卻是可以用流水不腐的方式,保證漢軍的戰鬥力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線上。
桃花村是一個移民村,移民的來源大多是來自福建。
同鄉同宗聚在一起,然後便有了桃花村這個村子。
村子裏很窮,即使是在移民之後有朝廷分田分地,並且分發種子農具,他們的生活也依舊不好過。
隻能是說比在家鄉時強些!
他們的生活真正開始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要在移民完的三五年往後。
這三五年的時間,就是用來開墾土地,建設房屋,積攢生存資料的。
扛過這三五年的困難時期,隨著當地被他們逐漸開發,田地從荒田變成熟地,移民們的日子也就要好過了。
但這三五年的時間,是真的困難,不少人為了改善家中的生活情況,都去參軍當了兵。
畢竟大漢士兵待遇是真的好,軍餉和賞賜分發下來,足夠他們的家人舒舒服服的過去這三五年的坎子了。
這一天,是桃花村幾年前去當兵的漢子退伍回家的日子。
村子裏早早的就準備起了歡迎他們回家。
村口的大樹上被掛上了綢帶,村中的長輩還做主花錢請了樂班來敲敲打打熱鬧熱鬧。
村中的這些人家也都湊錢辦了流水席,為家中即將回來的漢子們接風洗塵。
沒多長時間,道路盡頭來了一行人,都是些皮膚曬的黝黑,穿著漢軍常服,但卻身材高健,留著短發的漢子。
他們行走間龍行虎步,看起來就英武不凡。
漢軍中軍隊的發飾為了方便,都是一律的短發,甚至剃光頭。
因為在戰場上一但頭部受傷,長頭發實在是太礙事了。
為了治傷方便,也為了幹淨整潔,漢軍上下便一律剃了短發。
雖然俗話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毀傷,但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起,便為中國留下了這麼個口子。
軍隊裏的事情可以學著胡人來!
反正劉易也準備讓整個大漢的男人都留短發,隻是軍中行事而已,也沒人在意。
甚至是劉易為漢軍設置的軍中常服,由傳統的衣衫右衽改為中間的對稱排扣,衣服款式也跟偏向於後世的軍服,也沒人提出異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