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究竟屬於什麼樣的人(2 / 3)

在這本書中,我們主要是列舉四種很有影響力的劃分方式,分別是傳統式分法、測試式分法、外貌式分法和食物式分法。這四種劃分方式各有其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識別出不同的人的性格類型和特征。

性格類型的傳統式分法傳統式分法是目前影響力最大和最為人們熟知的性格類型劃分方法。它將人的性格劃分為19種類型,分別為:理想性格,叛逆性格,懦弱性格,堅韌性格,勇敢性格,耿直性格,剛毅性格,剛愎性格,優柔性格,狡詐性格,孤獨性格,世故性格,謹慎性格,好強性格,敏感性格,情緒性格,自製性格,方圓性格和豪放性格。下麵我們一一做出介紹,並舉出每種性格類型的典型範例。

理想性格

理想的性格就是無性格,它的實質不可名狀,正像含鹽的水雖鹹卻沒有苦澀,雖淡卻非索然無味。具有這一性格特征的人望之儼然,接觸起來卻和藹可親。但是在和藹可親中,卻又有著一種天生的震懾力。這種人表麵上看去總是那麼平淡,不顯山,不露水,毫無個性,周圍的人經常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但他們做起事來,又變化萬端,讓人捉摸不透,等想明白了,才知道他們不容小覷。正如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潤物無聲,這種性格的人像水,雖無聲但卻威力無窮,水滴石穿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具備這一性格的人,像水一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器皿展現不同的身姿,身陷逆境需忍讓之時,他們會表現得忍性十足,所謂的“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有“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他們的格言。而一旦機會出現,需要決斷之時,他們的性格又表現出毫不猶豫的果斷,該出手時就出手。而這種景象又讓人聯想起龜鷹決鬥。凶猛無比的老鷹在與慢騰騰的老龜的決鬥中卻不占上風,原因就在於龜縮著頭,鷹無法啄其要害,但一旦有可乘之機,龜會毫不猶豫的撕咬鷹的要害。

理想型性格的人該仁慈之時,他們總是慈眉善目;而該勇猛之時,又勢如猛虎下山。所有的這些性格特點促使他們既果敢又謹慎,所以他們是天生的領導者,雖自己才能有限,但卻知人善任,在他們手下,必有一大批人才樂為其用,所以他們的事業也注定會成功。這種性格的人多為開世君主,有道明君。

漢代的開國君主劉邦,唐朝的有道明君李世民就是很好的例子。

劉邦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不安於貧困的家庭生活,也不喜歡務農,擔任了亭長這樣的一個小官。他目光敏銳,善於察言觀色。他待人寬厚,喜歡施舍窮人,性情豪爽大度,處世不拘小節。常有人評價青年時期的劉邦是一個有一定才能的小混混。在以後的統一大業中,他的理想型性格發揮得淋漓盡致。起初他的勢力不如項羽,這時的劉邦處處忍讓,決不與對方起衝突,鴻門宴中的膽戰心驚,中途的倉皇逃走都說明了他身上的這種陰柔性格,該忍時一定要忍。而他的對手項羽因為一生剛硬,不懂得彎曲,最終導致了失敗的命運。劉邦與酈食其的交往也是他性格的一個凸顯。開始他對酈食其很傲慢,但當他發現對方有真才實學時,馬上對對方恭敬起來。正是劉邦的禮賢下士,才使得一大批能人誌士投奔他門下,為他的統一大業貢獻了力量。而當他建立漢朝大業後,對有卓越功勳的韓信的處置,就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果斷和凶狠。正是劉邦開國之初一係列剛柔並濟的舉措,才使得西漢後來的繁榮昌盛局麵得以出現。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曆史上最傑出的英明君主之一,為中國開創了長達130年的黃金時代。他性格平靜淡泊,內心敏慧,外表清朗。仁慈之時,對臣民像對自己的子女一樣;殘忍之時,對兄長也能舉起屠刀。他與大臣魏徵的關係是被曆代君主景仰的君臣關係,魏徵多次直言進諫,敢犯龍顏,不卑不亢,無所畏懼,除了因為他本身的性格以外,君主的開明豁達,從諫如流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皇帝的聖明,魏徵也不會有恃無恐,沒有人會不愛惜自己的腦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唐太宗的胸懷正像大海,他以博大的胸襟接納了各種各樣的諫言,成就了帝王的事業。而魏徵死後,唐太宗十分傷心,他痛哭著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歿,朕亡一鏡矣!”開明的君主、盡忠的良臣,譜寫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交響樂。

叛逆性格

叛逆性格與理想性格正好相反,他們不是無性格,而是隨時隨地都有著很明顯的性格。理想性格是水的性格,而叛逆性格則是火的性格,他們向生存環境采取的是赤裸裸的反抗,他們不懂迂回,不會婉轉,而是直接地與所處環境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所以這種性格的人要提防成為悲劇人物,因為與環境作鬥爭,結局隻有兩種:戰勝環境成為英雄,或是被環境所吞噬成為悲劇的主角。古今中外的詩人都是有性格的,沒有性格成不了詩人,也寫不出精彩的詩篇。但是從來沒有一個詩人像普希金那樣兼具浪漫與反叛的個性,正是這樣的個性使得他的詩篇流芳百世,同時也造成了他悲劇性的人生。普希金生活在沙皇統治下的帝國,但他從未想過要取悅沙皇。他曾經這樣寫道:“我隻願歌頌自由,隻希望向自己獻出詩篇,我誕生在世界上,並不是為了用我羞怯的豎琴討沙皇的喜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他叛逆性格之一斑。普希金還具有詩化的性格,他為了捍衛自己的榮譽而與自己的情敵決鬥,這是力量懸殊的決鬥,是文人與武士的決鬥,但他絲毫的退卻之心都沒有,從容地走向了死亡。他的叛逆性格使得沙皇政府對他不容,也導致了他不安定的生活。他是崇高的,優美的,但也是悲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