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信樂觀者的成事法則(2 / 3)

一個人有多大的智慧,便有多大的能量,連自己都無法估計,隻有在一定的環境下,一定的條件下,才能激活,才能展現。人是社會的總和,在人無法改變這個社會的時候,隻好也隻有適應這個社會。

活著不易,想更好地活著,尤為不易。在我們適應社會、融人社會、進而影響社會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心態,我們的性格,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自信樂觀。

惟有此我們才可以在漫長而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抓住一切成功的機會,主宰並改變我們的人生與命運。

如何讓自信樂觀成為事業的基石

自信樂觀是成功者的鋪路石,因為成功使他們內心生長出特別的優越感,所以他們會表現得很自信樂觀。

自信樂觀是成功者的鋪路石,因為成功使他們內心生長出特別的優越感,所以他們會表現得很自信樂觀。是的,成功者和大富翁們總是很自信樂觀。現在的問題是:是成功之後他們才自信樂觀的嗎?事實並非如此,拿破侖說:“我成功,是因為我誌在成功!”是因為對成功的自信促成了自己的成功。自信是什麼呢?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會成功、自己能行的一種樂觀的心理狀態。

球王貝利的名聲可謂是如雷貫耳。但是如果告訴你貝利曾是一個自卑的膽小鬼,你也許不會相信,但這是事實。

“我為什麼總是這樣笨?”當時的貝利可沒後來瀟灑,當他得知自己入選了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竟緊張得一夜未眠,一種前所未有的懷疑和恐懼使貝利寢食不安,因為他缺乏自信樂觀。

貝利終於身不由己地來到了桑托斯足球隊。“正式練球開始了,我已嚇得幾乎快要癱瘓。”他就是這樣走進這支著名球隊的。第一次教練就讓他上場,還讓他踢主力前鋒。緊張的貝利半天沒回過神來,雙腿像是長在別人身上似的,每當球滾到他身邊,他都好像看見別人的拳頭向他打過來。他就是被逼上場的,而當他一旦邁開雙腿,便不顧一切地在場上奔跑起來,他眼中便隻有足球了,恢複了自己的足球水平。

那些讓貝利深深畏懼的足球明星們,其實並沒有一個人輕視貝利,而且對他還相當友善,如果貝利自信心稍微強一些,也不至於受那麼多的精神煎熬。問題是貝利從小就太自尊,自恃太高,以致難以滿足。他之所以會產生緊張和自卑,完全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心隻顧著別人將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是以極苛刻的標準為衡量尺度。這又怎能不導致怯懦和自卑呢?極度的壓抑會淹沒一個人所具有的活力和天賦。

強者並不是天生的,強者也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正在於他們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貝利戰勝自卑心理的過程告訴我們:

1.不要理會那些使你認為你不能成功的疑慮,勇往直前,即便失敗也要去做做看,其結果往往並非真的會失敗。醫治自卑的對症良藥就是:不甘自卑,發奮圖強。

2.必須對自己的實力有一個正確的估計。每個人都有超過其他人的天賦和才能,揚長避短,既是建立自信的有效途徑,也是製勝之道。

一些積極主動的人總是因為自信心的毀滅而消極被動起來。他們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這種微妙的心理暗示作用,使他們的創新精神遭到極大的削弱。他們逐漸失去了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的果斷處理一切事情的能力,他們很快會對一些重大事情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做出決定。他們的思想很快變得動搖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成為領導者,而是成為追隨者了。

我們大腦裏貯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它所產生的思想力量能幫助人們實現堅決去做的那一切。這種滿懷信心的期待能使我們集中所有的精神力量去成就一番事業,這種力量總能呼之即來,不管我們為什麼呼喚它,它總能按我們的決定和命令行事。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說,遇到困難,從來不打退堂鼓。

性格是一個人能否成大事的關鍵因素之一,有人說,“性格直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長”,因而我們一定要重視性格的培養和發展,以免在這個方麵陷入誤區。有許多一事無成的:人,總以為是自己能力不夠,而不是性格方麵出了問題。在此我們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一個人能否具有自信的性格很重要。請你多加留意,很多人的失敗也許就是因為缺乏自信,過於懦弱造成的。

自信是什麼?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說,遇到困難,從來不打退堂鼓。

當然,自己相信自己必須是從無數的嚐試和一再地堅持中形成的,表裏如一的努力就會使人在這種“我是誰”的轉變中獲得成功。

如果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脫穎而出,成為生活和工作中的優勝者,就應該首先在心目中確立自己是個優勝者的意識。同時,他還必須時時刻刻像一個成功者那樣思考,那樣行動,並培養身居高位者的廣闊胸襟,這樣,總有一天他會心想事成,夢想成真的。

身邊的朋友或同事們對自己的看法,也會深深地影響我們對自我的信念。還有,時間也影響著自我的信念,過去、現在和未來,你是什麼樣子,你評價自己的標準又是什麼呢?例如一個人在十年前過得並不如意,但他想像著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並極力為此目標奮鬥。結果,今天的他正是當年他心目中確認的那個“未來形象”。由此可見,你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看不同時期的自我,決定著你自我觀念的發展方向的不同。

美國的一個女孩子戴伯娜講述了她的一個故事:

“我小時候是個膽小鬼,從不敢參加體育活動,生怕受傷,但是參加討論會之後,竟然能進行潛水、跳傘等冒險運動。”

“事情的轉變是這樣的,你告訴我應該轉變自我觀念,從內心深處驅除膽小鬼的信念。我聽從了你的建議,開始把自己想像為有勇氣的高空跳傘者,並且戰戰兢兢地跳了一回傘,結果朋友們對我的看法也變了,認為我是一個精力充沛、喜歡冒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