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家有語:說起來,這胤禛自小就是按照皇宮中的規矩,和佟佳氏生活在一起,他之出走,應該說和佟佳氏有著莫大的關係:都是因為她平素就對這個兒子一味寵著,母親尊貴其子也就尊貴。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位小胤禛的性格是越來越乖張,就在他11歲那年,佟佳氏因急症而亡,胤禛就又回到了烏雅氏的身邊。但此時已身居妃位的烏雅氏實在是感到自己對這個兒子已沒有辦法加以管束,而且,此時的她已生育了十四皇子胤福。故而也就遂這胤禛的願,在皇帝的恩準下,讓其外出習武了。不過,這位烏雅氏對這個不聽話的胤禛還有最後一招:讓他去學一身武藝。
這日,這位胤禛一大早的,就來向母親辭別了,他進得母親房中,先給端坐著的母親磕了頭,這才言道:“母親,等孩兒學成了一身武藝,再來見母親。”他煞是認真地說著。
烏雅氏知道兒子要來向她告辭,故而早早地就坐在這正屋的桌旁喝茶等著他。她見兒子雖說是調皮了點,但還算是懂事,即上前將兒子扶起,又給兒子整理著衣服。她看到兒子今日已將平素穿在身上的那皇子錦衣脫下,一身對襟布衣和布褲穿著,腳上穿一雙黑布圓口鞋,頭上就用黑布帶盤著,隻是這後麵的辮子又黑又亮,特別顯眼,她的眼睛已是有些濕潤了。
烏雅氏趕忙擦了擦眼角的淚珠:“兒啊,你這次外出皇上雖說不是很高興,但他最終還是同意了,你可知道,皇上要我轉告你的話?”她拉著兒子的手,看到兒子都已經是半大小夥子了,想了想,也算是放下心來,道:“皇上要我告訴你,你的奶奶曾經說過的話,就是‘這滿朝的文武你知道誰對你好嗎?我告訴你,每個人都有他的用處!那些隻知阿諛奉承的大臣不見得就是對你好,而那些敢於批評你的大臣,才是你的良師益友!’這話,是當初你的奶奶教導皇上的話,而我要告訴你的,也是這個。”
書家語:在這個社會中,人人都有其用處,而且,每個人都有其生存之道和處世哲學!人,要學會善待任何人。
胤禛知道母親肯定還有很多的話要說,他就又給母親跪地磕了頭。這烏雅氏自然了解兒子的心思,也就笑著和兒子告別,並親自將其送出宮門,望著兒子獨自一人消失於那宮門的盡頭拐角。
旁邊一高一矮兩宮女把這一切看在眼裏,特別是,烏雅氏的一身妃子裝和宮女的綢緞華服,與那平民打扮的胤禛已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那高且瘦的宮女言道:“娘娘,四阿哥就這樣獨自一人到那社會上……”她欲言又止。
烏雅氏歎了口氣:“本宮已是安排妥當了……”她欲言又止。
書家有言:烏雅氏看著自己的胤禛和皇宮中的其他阿哥長相實在是大不相同,特別是,滿人的前額高而寬,而胤禛小時候還有些不太明顯,但已十五六歲的胤禛這漢人的長相是越來越明顯了,那前額小而窄!
就讓胤禛這樣去吧:讓他自己到社會上去曆練曆練,吃些苦頭哪怕是丟了性命呢,將來或許能成些氣候,她這樣想著,遂回宮中。
話說,這胤禛出了京城,也是一人獨行,布衣打扮的他,身上隻是備了些許銀兩。
書家有言:要當潛龍一潛龍是最為可怕的!
人要當潛龍!即是說要當大隱者。
自古那潛於民間而一飛衝天的是大有人在,比如那位諸葛亮。隱者有兩種:一曰隱於鄉野;二曰隱於鬧市。
而古語則有言,大隱隱於市!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