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順其自然謀權位 投機鑽營一切湮(2 / 3)

噶爾丹策零哈哈一笑,即言:“眾位大臣,這次既然是他雍正小兒主動打上了門,我如果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怎麼對得起他呢!”他言畢又笑。

眾人皆摸不著頭腦,散去。

一月後,準噶爾軍大勝清軍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

這有詩為證:

策零假派士卒俘,清軍獲知孤軍深。

察罕哈達駐準軍,科布多大營清軍離。

靖邊大將傅爾丹,派兵萬人西進衝。

博克托嶺和通泊,準軍設伏損慘重。

如此,雍正帝心中大有不快,時常眉頭緊鎖!這讓所有的大臣在其後的時間裏都不敢提起這準噶爾軍的事宜。

話說,時間到了雍正十年(1732年),噶爾丹策零因為有了上次的輕鬆取勝,所以這次這次他親自帶兵3萬,從額爾齊斯河的上遊隱蔽處進入,不露蹤跡地前行,到了喀爾喀首領哲布尊丹巴領地時,突然發起進攻。

此也有言為證:

清將策零領兵擊,乘夜突襲準軍地。

準軍人甲馬鞍丟,清軍猛追二日襲。

喀喇森齊泊、愛山南麓,背水兵列陣、山兵設伏。

背水兵佯敗沿河走,準軍入穀伏兵衝殺。

噶爾丹策零率殘突,元氣大傷請議和。

接下來的數十年裏雖說國事繁忙,雍正也是一心要解決先朝遺留的各種社會頑症,但由於方法及個人修養欠佳,並不能盡如人意,而和那準噶爾部的議和,一直到乾隆初年,才得以成功。

這有詩為證:

雍正怒火氣額娘,仁壽太後上天堂。

撫遠大將胤禵王,封個王爺守墓場。

大刀闊斧創新製,滿漢平等貴族泣。

更定帝王廟祀典,不懼先祖陳規習。

再降胤禵為貝子,看護梓宮奉安食。

全然不顧親弟情,奪其女人為自支。

年羹堯貪銀百萬,雍正皇門匾題怨。

上親書“名教罪人”,去職銜就地法辦。

開通海域通洋務,親扮洋人畫像出。

每年會試三月行,薑湯木炭送皇福。

八王議政鬧逼宮,八九十斧被囚寵。

九門提督隆科多,謀反削職下牢中。

弘時害兄參宮變,禦賜毒酒地獄煉。

逼宮事件未脫係,弘升削爵不可免。

言歸正傳。

且說這雍正自有了和歪頭和尚的經曆,也就時時提防,夜夜難眠,因而使得其身體日漸不行,而脖子上的那道傷口,現在雖說已經好了,但疤痕猶在,每當他摸起此處,難免心驚肉跳!

時年58歲的雍正近日常常獨坐養心殿發呆,時不時就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那些結拜兄弟,心裏想著:“朕現在可真是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了,不說那被自己禁錮在保定的親弟弟胤禵,那位可憐的再生兄弟及那兩位可能知道實情的姐姐,就是那些結拜的其餘十一個兄弟,也是一個都沒有來往,全不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裏了;特別是那個為朕能夠登上帝位出過力的許智勇三哥,朕本來就準備給他一個內閣大臣的位置,留在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也遠走他鄉,且沒有了音信。他們都是怕自己的脾氣大,怕自己一時生了氣就要殺人,故而不敢與自己為伍啊!”雍正想到此,眼前即浮現出了不久前被自己下旨殺掉的阿其那和塞思黑及其他人等,他心裏想著:“朕已是格外開恩了,若不然,兩家幾十口人都要死!誰讓這些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東西參與什麼宮變呢!”他想到自己下旨殺了太多的人,於是想去天壇祭祀一下,來緩解其負罪的感覺。他想到此,即對侍候在側的李公公言道:“快去備轎,朕今日要去天壇拜祭祖先。”他的語氣顯得很是平靜。

李公公感到好生奇怪,道:“皇上,今年不是都已經去天壇祭過祖先了嗎?這……”他在說話的當口看到皇上的臉色不太對頭,也就立即住了口。

書家語:此也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俗語,說話看臉色。

言歸正傳。

“叫你去你就去,朕今天想去那兒再祭祖先。”雍正壓住火氣道。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李公公立時就跪著自掌了幾個嘴巴。“好了,快去準備吧。朕這次不要太多的人,隻要有幾個大內侍衛就行了。朕這次要微服前往。”雍正隻想到天壇讓自己的心靈放鬆一下,也就言道。

“好的,奴才馬上辦好。”說著話,李公公也就速速退了出去。須臾,轎已備好。

雍正交代下人要全部著百姓衣服,自己現也由宮女們伺候著將百姓衣服換好,然後問上前來請旨的李公公:“和尚書房打好招呼了嗎?”

李公公忙言道:“回皇上,奴才按照慣例,已經和尚書房打好招呼了。”

雍正滿意地點點頭,道:“辦得好,辦事就應這樣,要把一應細節想好做好,隻有如此,才能不出差錯。”他說著話也就步出了養心殿,然後上了轎子出了宮門,向那天壇而去。

且說這皇宮與天壇的距離雖然不是很遠,但要靠這兩條腿走去,而且是抬著轎子,沒有兩個時辰還是到不了。雍正從皇宮走時大約是上午10時,而快到天壇時已近正午了,他坐在轎子裏被抬著有些顛簸,肚子也就餓得快了些,即對旁邊隨行的李公公道:“咱們找個地方吃飯吧,朕現在很想吃點民間的食物。”

李公公聽言後即小聲問道:“皇上想吃點什麼,奴才這就去辦。”雍正看著街道兩旁的鋪子,道:“包子不錯,咱們就吃這包子吧。”他時下好似是沒有了皇帝的架子,聲音也很隨和。

“皇上難道沒有吃過這包子?”李公公見皇帝似在開玩笑,話也隨便了許多。

“不瞞李公公說,路邊的包子朕還真是沒吃過!”

雍正出了宮,心情自然也好了許多。

一行人將轎子停在了包子鋪門前。雍正看著這招牌,忽然想起那和尚大哥最是喜食這包子,且是各種包子都喜歡的那一種,也就勾起了他的一些想法,思忖道:“該不會就在這兒碰到那和尚大哥吧?”如此想著,他也就會心地一笑,轉念一想:“天下如此之大,怎麼會這麼巧在此碰上呢?”他想到此,自己先就搖了搖頭,自顧自笑了。

雍正現在是身著便裝,他在一張靠門的長條方桌旁落了座,等著上包子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