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唐玄宗打獵捕獲到一隻鹿。唐玄宗命廚師把鹿殺死做成菜肴。恰好,張果老遠遠地看到了,急忙向唐玄宗求情,要求他放了這隻鹿。他說:“這隻鹿乃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年漢武帝打獵時就捕獲過它。我跟在漢武帝身後親眼所見,漢武帝把它放生了。”唐玄宗不相信:“你憑什麼認定這就是當年那隻呢?”張果老說:“放生時,我曾經在它的左角下掛了一隻銅牌。”唐玄宗讓人查看,果然發現鹿的左角下有一隻鏽跡斑斑的銅牌。唐玄宗問:“漢武帝打獵是哪年,距今有多久了?”張果老說:“已經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令手下查閱有關記載,發現史書中果然記載著那年漢武帝打獵時的情形,跟張果老說的一模一樣。唐玄宗對張果老很感興趣,暗地裏向一個叫葉法善的道人打聽張果老的來曆。

葉法善表示他確實知道張果老的來曆,但他不敢說,說了就會死。唐玄宗一再堅持,葉法善隻得要求唐玄宗,一旦他死去,唐玄宗必須脫了鞋子和帽子向張果老求情才能救活他。唐玄宗答應了。於是,葉法善告訴唐玄宗,張果老是天地處於混沌時的一隻白色蝙蝠變的。說完,葉法善立刻七竅流血,倒地身亡。唐玄宗信守諾言,脫去鞋子和帽子,向張果老請求救葉法善一命。張果老原本不肯,他說這是葉法善泄露天機,罪有應得。但看在唐玄宗苦求的麵上,他對著葉法善的屍體噴出一口水,葉法善便如同從睡夢中醒來一樣起死回生了。

唐玄宗為了向張果老討要長生不老之法,封張果老為銀青光實祿大夫,並賜號通玄先生。可惜張果老完全不感興趣。唐玄宗有個妹妹,叫玉真公主,就是曾經幫助過大詩人李白的那一位,她也好道術,對張果老很敬佩。唐玄宗向張果老提出,要把玉真公主許配給他為妻,張果老堅辭不受,他唱道:“娶婦得公主,十地升公府。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唐玄宗沒法,隻得放張果老回山。張果老後來隱居在河北的張果老山上。唐玄宗下令為他建了一座棲霞觀,曆代都香火不絕。不久,張果老去世了,他的徒弟們把他葬在山後。唐玄宗聽說後,懷疑張果老並沒有死,派人到山後挖開張果老的墳,打開棺木,裏麵空空如也,張果老的確沒死,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去哪裏了。

張果老再次出現時,已經是距唐玄宗好幾百年的宋朝了。這一年,鐵拐李邀請張果老到石筍山聚會。石筍山在重慶江津境內。他在路上看到一對行乞的母女,母親因為天寒地凍而氣息奄奄,小女孩趴在母親身上痛哭。這時,一個彈棉絮的老漢從遠處走來,把準備拿到市上去賣的新棉絮蓋在乞婦身上,並拿出隨身食物給母女倆吃。張果老很感動,他施法術為乞婦治好了病。他又問彈棉絮的老漢姓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老漢說,他姓崔,此乃區區小事。張果老很佩服,他認為世上像崔老漢這樣善良的人其實不多,於是拿出拐杖將路邊的一方大石變成一塊巨大的石柱,把所見所聞全部寫在石柱四麵光滑的石壁上。這個地方從此被稱為四方碑。

有一天,唐玄宗打獵捕獲到一隻鹿。唐玄宗命廚師把鹿殺死做成菜肴。恰好,張果老遠遠地看到了,急忙向唐玄宗求情,要求他放了這隻鹿。他說:“這隻鹿乃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年漢武帝打獵時就捕獲過它。我跟在漢武帝身後親眼所見,漢武帝把它放生了。”唐玄宗不相信:“你憑什麼認定這就是當年那隻呢?”張果老說:“放生時,我曾經在它的左角下掛了一隻銅牌。”唐玄宗讓人查看,果然發現鹿的左角下有一隻鏽跡斑斑的銅牌。唐玄宗問:“漢武帝打獵是哪年,距今有多久了?”張果老說:“已經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令手下查閱有關記載,發現史書中果然記載著那年漢武帝打獵時的情形,跟張果老說的一模一樣。唐玄宗對張果老很感興趣,暗地裏向一個叫葉法善的道人打聽張果老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