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雖然邵逸夫一直穩居香港超級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視金錢為身外之物,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是港島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這位以“大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為人生信條的影視巨子曾說:“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
1958年,邵逸夫在新加坡設立邵氏基金,每年都捐巨款資助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文教醫療機構。1973年設立邵氏基金會,開始大規模向華人地區捐助公益事業,特別是教育業。邵逸夫把資金分散到中國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上千所大學、中學,以促進學校建設的快速發展,具有廣泛而積極的意義。截止2000年,邵逸夫已經向內地捐款22億港元,一時間,神州大地2000多所高校、中小學校校園內,如雨後春筍般聳起了一座座“逸夫樓”,這是何等的壯觀!
為了表彰邵逸夫對內地教育事業的貢獻,1990年,我國政府將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1998年,邵逸夫獲得香港特區大紫荊勳章。
延伸閱讀
“摳門”的邵逸夫
邵逸夫不僅是個傑出的電影人,也是個精明的甚至“摳門”的商人。一次,導演嶽楓拍戲,請許國做臨時副導演,製片部開了1000港元導演費給他。邵逸夫認為給多了,要許國“吐”200港元出來,許國一怒之下,撕毀支票說道:“邵逸夫多200元也富不到哪裏去,我少1000元也窮不了多少!”
一個熱心於慈善事業、動輒捐款千百萬的富豪級商人竟然也有著這樣“小氣”的一麵。其實,邵逸夫是“當摳則摳”,大方的時候也是很大方的,他就是這樣一個精打細算的生意人。
多年來,雖然邵逸夫一直穩居香港超級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視金錢為身外之物,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是港島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這位以“大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為人生信條的影視巨子曾說:“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
1958年,邵逸夫在新加坡設立邵氏基金,每年都捐巨款資助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文教醫療機構。1973年設立邵氏基金會,開始大規模向華人地區捐助公益事業,特別是教育業。邵逸夫把資金分散到中國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上千所大學、中學,以促進學校建設的快速發展,具有廣泛而積極的意義。截止2000年,邵逸夫已經向內地捐款22億港元,一時間,神州大地2000多所高校、中小學校校園內,如雨後春筍般聳起了一座座“逸夫樓”,這是何等的壯觀!
為了表彰邵逸夫對內地教育事業的貢獻,1990年,我國政府將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1998年,邵逸夫獲得香港特區大紫荊勳章。
延伸閱讀
“摳門”的邵逸夫
邵逸夫不僅是個傑出的電影人,也是個精明的甚至“摳門”的商人。一次,導演嶽楓拍戲,請許國做臨時副導演,製片部開了1000港元導演費給他。邵逸夫認為給多了,要許國“吐”200港元出來,許國一怒之下,撕毀支票說道:“邵逸夫多200元也富不到哪裏去,我少1000元也窮不了多少!”
一個熱心於慈善事業、動輒捐款千百萬的富豪級商人竟然也有著這樣“小氣”的一麵。其實,邵逸夫是“當摳則摳”,大方的時候也是很大方的,他就是這樣一個精打細算的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