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時候江婉讓趙芸娘和江梅抱著孩子坐牛二的牛車,她帶著李延平、李翠走路回去。
一、二十裏的路程其實並不遠,賣掉了土特產的柳樹村村民也大多選擇步行回村,一個人一文錢的車資並不是人人都舍得花。
曾三娘她們找過來的時候,江婉這邊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正好跟大家結伴同行。
本來同來的那幾個人先前都要到李家的包點攤來看看,估計也是怕來了空手不買東西不太好,曾三娘有些不好意思地幫她們掩飾,“大家本都要來的,隻是家裏還有事耽擱不起……”
“什麼時候有空了什麼時候來,沒有關係。隻是我剛才怕她們沒功夫吃東西還專門留了幾個包子,她們這回是沒有口福了。”
江婉拿了個荷葉包出來遞給到曾三娘的手裏,“嚐嚐,我二兒媳婦的手藝。”
“可不沒功夫吃東西嘛,你想得周到。”曾三娘忙伸手就要從身上摸錢。
江婉一把按住了她的手,“就請你試試味兒,有哪裏需要改進的。芸娘的年紀還,廚藝肯定還有進步的空間。”
曾三娘本不是占便宜的人,她先前答應過來看看就已經做好了幫襯一下生意的準備,這會兒江婉不要錢,是試吃她也信。
畢竟今是柳鎮的集日,十裏八鄉的村民來得最齊全的日子之一,所有的攤檔都在招攬生意,而李家的包點攤卻已經收拾停當,準備關張了。
肯定是包子做出來的味道不怎麼樣,她們娘兒幾個已經打退堂鼓了。
當即也不客氣,拿了一個就往嘴裏塞。
別人她不了解,這江氏跟她不對付多年,什麼底細她還能不清楚?最多隻是個能將飯做熟的水平,哪裏是個做吃食生意的料子!
難得這一家子開了頭,她倒不吝給點意見和建議。
隻是她的想法沒有她的嘴快,一口包子咬開,鮮香酸爽的味道立即在口腔裏散開,強烈的刺激著她的味蕾,整個人連話都不出來,什麼想法也都沒有了。
“這……”
“酸筍餡兒的?”一個包子嚐了大半她才敢開口,但依舊不那麼自信。
“好像裏麵還有肉的味道。”
江婉笑笑點頭,所有的包子餡料裏都加了蟹肉粉,沒有肉味兒才怪呢。
柳樹村蘆葦叢裏的螃蟹她算是物盡其用,並非隻做了螃蟹豆腐,還趁機做了很多的蟹肉粉,放在包子餡料裏為趙芸娘的手藝增色不少。
“不應該啊,這包子的味道這麼好怎麼還賣不完?吆喝,你們吆喝了沒有?”
曾三娘長得高高瘦瘦的,也極具行動力,還沒吃完嘴裏的包子,就著急地為李家眾人出主意,恨不得立馬動手幫人賣包子。
“賣完了,早賣完了,這是我專程給留的。你要是喜歡吃往後就去我家拿,保管讓你吃個夠。”江婉看著她這樣隻覺得內心溫暖極了。
原主江氏也是活得失敗,三十多年的一輩子,夫妻不和親人算計兒女離心,竟然連個交好的朋友都沒有,唯一還算得上仗義的鄰居曾三娘,還交惡了好多年。
“好賣你還留什麼呀,當然是緊著生意做啊!”曾三娘一臉看傻子似的看江婉,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味道,可惜包子自己都吃了,也不好還回去。
“幾個包子有什麼關係,能比餓肚子還重要?”幾個人同路回來時,氣氛就已經融洽了很多,江婉能感覺到多年來交惡的影響在慢慢消弭。
回到家時坐牛車回來的趙芸娘和江梅母子已經睡下了,從大半夜開始忙碌也夠她們受的了。
江婉什麼事都沒做,一回來就開始琢磨手工壓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