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就這後山二字就很好。點明了茶的出處,而且這‘後山’二字用隸書書就,一波三折下避繁就簡,竟十分磅礴大氣!”
張東家拿著包裝袋愛不釋手。
他沒想過普通的字換個花樣兒竟能如此好看,且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我有預感,隻要咱們的茶一麵市,絕對會受到追捧!”夠新穎夠寫意,更夠了解那些讀書人的心思!
憑著經營聚仙閣幾十年練就的在生意上的敏感嗅覺,張東家十分自信,頓時喜滋滋樂開了懷。
江婉將自己前世對茶文化的理解和自己的認知全都搬套過來了,其實也有些忐忑,生怕水土不服,到底是隔了上千年的代溝呢。但現在看到張東家的反應,暗暗鬆了口氣。
“那接下來咱們討論怎麼推廣。”三個人對坐在作坊裏臨時劃出的會客間,江婉托江樹海剛做出來的根雕茶台還散發著原木的清香,上麵擺放了正冒著氤氳茶香的熱茶。
本還在熱氣騰騰的伏夏,作坊裏還忙得熱火朝,再喝熱茶本應該是件難受的事情,張東家胖胖的臉上早掛上了豆大的汗珠。
但當一盞熱茶下肚,仿佛每一個毛孔都舒張開來,卻隻覺得暢快淋漓。
微微苦澀過後,留下滿滿回甘。
“好茶!”
張東家豪爽仰頭,一口飲盡杯中茶水,初嚐苦,入口香,餘味悠長。
抬頭就是莽莽群山,想象其中一株株老茶樹飽受日月精華的洗禮,曆經四時節氣變幻的無常,顫顫微微伸向空的枝頭露出一抹新芽,再被細心采摘,精心炮製成茶,注入一壺山間純澈清泉,沸騰中幾經沉浮,終得一盞。
這種清茶並不是張東家第一次喝了,但此次身臨其境,知曉了整個過程之後,感悟得更多一些。
品的是茶,品的也是世間種種。
連他一個向來隻注重金錢被稱為滿身銅臭的人,都忍不住想即興賦詩一首。
“如此好物,何必什麼推廣!”張東家本就是好茶之人,此時身心更是被清茶所俘獲,甚至覺得拿來談錢都有些俗氣。
江婉在一旁暗自發笑。
怪不得張東家非逼著自家兒子上縣書院讀書科考,原來自己的骨子裏也滿滿是讀書人的風雅情懷。
“張東家的是,要不咱們就挑個日子在聚仙閣舉行一場詩會?”江婉隻需要看看張東家現在的模樣,就完全能想象出聚仙閣詩會上那些讀書人為清茶所迷的樣子了。
首先在讀書人中打開知名度,有了這群生力軍做宣傳,接下來再舉辦一場包含了製度茶藝流程、現場理論答題、創新茶藝手法以及茶湯質量比拚的大賽。
想必後山茶在臨江縣很快就會打開局麵流行起來。
“對,對,有好茶豈能無好詩?”張東家大受啟發,恨不得立馬就回城裏去籌備起來。
“不急不急,做詩是讀書人的事,咱們當務之急是考慮怎樣將清茶推出去,得到大家的認同。”江婉見效果達到,立即將他從讀書人的角度拉回來,重新將視角切回到生意上。
“也是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