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上進山路的隊伍裏增加了一個江婉,顯得更加龐大起來。
才到山腳,江婉就發現了不少無患子樹。
與楠樹等混長在一起,毫不起眼。在柳樹村的人看來,此木笨重,製作的家具不方便移動,它最大的用處就是當燒柴。
這次要不是李翠很少上山對山上的植被不熟,且又急於‘尋寶’,孩子獨特的好奇心將它的果實撿回去,恐怕江婉又要與它失之交臂了。
江婉就是受原主江氏的記憶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前山的樹木都是燒柴,即使來來回回路過好幾回,都對它視而不見。
如今成片成片的無患子樹上結滿了累累果實,江婉才將它分清。
“開撿!”一聲令下,幾個已被洗刷得幹幹淨淨的孩子便忙碌起來,就連最的瑜哥兒都撅著屁股呼哧呼哧的在地上扒拉。
今的泡泡浴他還沒玩過癮,隻記得姑姑撿了果子回去還做泡泡水給他玩。
其實這時候無患子的果實還沒有完全成熟,落到地上的遠遠不及樹上的百分之一,但沒花多少功夫,他們幾個人就滿載而歸了。
江婉這回熬得有些多,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記和蜜雪飲的後廚,用草木灰浸水洗碗的方法太麻煩,用上無患子水正好合適。
“娘,這東西實在太好用了,咱們早前怎麼就沒想到呢!”繼江婉、李翠和瑜哥兒、田滿之後,下一批享受無患子水帶來的好處的人是江梅等人。
自從江婉從縣城回來之後,李延宗也忙著回家建房,柳樹村裏每都熱熱鬧鬧的,江梅在鎮上也住不下去了,正好家裏又有了馬車,每李記打烊之後,跟曾三娘婆媳一起又回來住了。
“要不咱們也做了拿去賣?我覺得這麼好的東西肯定有人買。”勞累了一,收工之後的李家人清洗幹淨之後都聚在院子裏納涼。
江梅現在已經很有生意人的覺悟,從當初做個澆頭都心不在焉,現在已經主動開拓商機了。
“做,肯定要做。不過我得事先清楚。”江婉望了望李延宗,又看看江梅,“無患子本身是翠兒發現的,咱們能用上都是托她的福。這事要做成了,我打算將來交給翠兒打理,將來給她做嫁妝。”
江婉一早就想過的,這個時代女性地位低下,哪怕李翠做姑娘時在家裏很受寵愛,但她早晚要長大嫁人,這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江婉能做的,隻有盡量遂她的心意,不包辦婚姻。
但前世無數事例告訴她,女人的幸福更取決於自己的財務自由。
往後李家的日子肯定隻會越過越好,但娘家的財產再多,分到李翠的頭上也有限,況且當下主流的思想擺在那裏,若江婉強行給李翠分配的嫁妝過多,很有可能讓家裏成員心中生出隔閡。
與其到時候起紛爭,還不如事先就得清清楚楚。
再給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那一,萬一自己立不起來,嫁妝多了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