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中秋團聚(1 / 2)

臨江縣遠離邊境,又無快捷的消息傳遞網絡,邊境的戰事沒有造成絲毫影響,八月中秋佳節之際,全城一片祥和,哪怕是一縣之首的鄭縣令,接到邊境有戰事的消息,那也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

邸報送到案頭看了一眼,然後該幹什麼還接著幹什麼。

非他治下之亂,該著急的應該是邊城的官員。

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可就算他有心想要支援點物資,那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還差多少?”鄭縣令端坐在太師椅上,望著手捧帳冊的師爺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又到了一年一度令人頭痛的賦稅征繳時。

大虞朝實行土地稅為主,商業稅為輔的稅收製度。以前土地稅十五稅一,農民們多少還能有些結餘,但近年來稅收一提再提,今年已到了六稅一的程度,拋開災人禍這等意外因素,就算是正常豐收的人家,交了稅之後,家裏也存不下餘糧了。

這不是把人往絕路上逼嗎,往後誰還敢種田?

不種田會餓死,辛辛苦苦種一年田,到頭還是餓死,誰都不是傻子,這明擺著就是賠本的買賣啊。

可以想見,接下來便是農民買不起稻種大麵積的拋荒,然後豪紳們出手買下兼並。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失地的農民隻能給豪紳們做長工,越過越窮,豪紳們囤積了大量的土地,利用族中子弟的功名或掛靠在別的讀書人名下,極力規避稅收,越來越富。

縣裏衙門能收上來的稅越來越少,上繳國庫的也越來越少,可需要救濟的流民卻越來越多,受災後朝廷能給予的救濟卻略等於無。

聽到師爺出一個文數字般的缺口後,鄭縣令感覺自己這個父母官就快要做到頭了。

他一直對臨江縣的豪紳們很寬容,就是指望著他們交繳的賦稅。

李家開設的蜜雪飲收益不菲,鄭縣令權衡過後才收歸官辦,他一早就有心理準備,自己吃獨食的作法會觸動那些豪紳們的神經。

果不其然,現在帳上的數字就在明晃晃的打他的臉。

“哼!好,好得很!真當本縣是軟柿子任人拿捏的嗎?”鄭縣令看過帳冊,難得氣到麵容扭曲,“給臉不要臉那就別怕本縣翻臉不認人!”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心理,走投無路時,連韓信都能忍受胯下之辱,可但凡有點底氣,誰還受這份鳥氣?

以前鄭縣令對這些豪紳百般忍讓遷就,不過是自己腰杆子不硬,拿不出填補漏洞的銀子來。臨江縣的豪紳們又團結一心,料定了法不責眾,鄭縣令拿他們沒有辦法。

但如今,嗬嗬!

鄭縣令的私庫盆滿缽滿。

“糊弄鬼呢!那些豪紳的產業就這麼點兒?查!查出來的十倍、不,百倍處罰!”鄭縣令看似隨意的挑了本帳冊丟出來,砸在師爺的麵前。

“是,是是!”師爺被鄭縣令難得的強勢壓得抬不起頭來,彎腰撿了帳冊唯唯諾諾的退下。

出了縣太爺的值房,隻見帳冊上一個大大的宋字。他摸了摸袖袋裏的銀錠子,暗暗抹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