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能提出這個建議,並非她一時頭腦發熱,更不會聖母心發作。
從古到今都有拜幹親的傳統,雖然這個詞在江婉生活的前世已經有了另外的詮釋,名聲變得不怎麼好聽了,但在大虞朝,結成幹親的人家,則是實打實交情深厚,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人的兩戶人家。
大家借著孩子的名義認了幹親,讓兩家的關係更加緊密的聯係在一起,方便抱團取暖。
兩家的關係在律法上無法得到保障,但本就因交情深厚、誌同道合才走到一起的,極少有反目成仇的例子,否則會遭人鄙視。
這屬於相鄉約民俗的一部分,故而結親之初都得經過慎重考慮。
江婉提出這個建議正是她對蔡七爺這個人先前就有詳細的了解。
這人為人仗義、做事又雷厲風行,很得碼頭苦力們的擁戴,更難得的是他還有情有義。結發之妻亡故之後,聽感念妻子一直沒有另娶,隻一心帶著女兒過日子。
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江婉親眼見到他對自己的女兒蔡珠兒是何等的重視和在乎,已經可以認定碼頭上關於他的傳言不虛。
與這樣的人交好,至少不會給家裏招來禍患。
“真的?那太好了!多謝江大姐!”
江婉的話音剛落,那個鐵子立即激動的站了起來,搶在蔡七爺之前對她表示感謝。
而蔡七爺本人則眼眶發紅,微微顫抖的嘴唇,貌似激動得不知什麼才好,隻一個勁兒連連點頭。
“珠兒,以後我就是你的幹娘了哦!”江婉笑望著懷裏的女孩,默默感歎命運的神奇,“現在你多了三個哥哥,還有一個姐姐。”
“姐姐看到你一定十分歡喜。”
江婉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當她起李家的四個孩子時,整個人柔和得不可思議。
珠兒對從未謀麵的哥哥姐姐沒什麼反應,但孩子生的敏銳察覺到抱著自己的娘更親切和藹了。
“娘?”她試探著心的叫了一聲。
“噯!”這回江婉大聲的應了她。
姑娘終於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江婉這個結幹親的建議完美的解決了蔡七爺的難題,之後他整個人都十分興奮,不停的打聽李家的情況。
蔡七爺隻覺得江婉很對胃口,不僅是人家安撫住了珠兒,更因為李家去年冬在碼頭送免費湯水的舉動令人感動。
“起來,還是我跟珠兒高攀了!”人家不僅仁義,還是耕讀之家,前途無量。
蔡七爺反應過來有些拘謹,不過倒也是個爽快人,畢竟這個建議是江婉自己提出來的。
“那咱們兩家什麼時候擺上兩桌讓大家都知道知道?”商量好了要結幹親,蔡七爺就立馬打算操辦起來。
江婉對這個結幹親之事,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儀式流程更是一竅不通。
“這個隻怕還要等些日子,我家孩子們大部分還在鄉下,就算老二李延睿在城裏,如今他也進了書院,尋常出來不得,怎麼著也得將家裏的人都湊齊了一塊兒熱鬧熱鬧!”
“那是那是,就等一個書院放假的日子怎麼樣?反正咱們這門親算是結下了,擺席也不過是走個過場,讓家裏的人都認識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