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趙芸娘的悟性極好,一下就明白了江婉的意圖。
這個時代既沒有知識產權保護律法,也不存在商標使用權的問題,做買賣就憑滿大街的老百姓認準一個口碑,幾代人傳承下來不墮聲名就成了老字號。
一招鮮,吃遍。
好的技藝自然也會引來爭先效仿,卻永遠無法逾越原創‘正宗’的那一道豐碑。
所以,江婉手裏的製冰方法和火鍋底料配方,隻有在府城亮過相,獲得食客的認可,那就成了‘正宗’,哪怕望江樓偷學了去,那也成不了他家的招牌。
甚至會因來路不明而被人詬病和恥笑!
吃瓜群眾的唾沫星子,看似無用,實則還是個利器,既能傷人也能救人,利用得好就是人心所向皆大歡喜,反之就是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在律法不健全的時代,是非對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輿論。
這對於前世常逛某博,看慣了娛樂圈飯圈撕逼的江婉來,套路早了然於胸,思路清晰得很!
“隻是娘,咱們在臨江縣開店,是借了鄭縣令的勢才無人覬覦,若當真在府城再開一家蜜雪飲,會不會……”
“不會不會!”趙芸娘的擔心還沒完,就被江婉打斷了。“你聽沒聽過一句話叫‘池淺王八多,廟妖風大’?”
“這話形容臨江縣再恰當不過了。”江婉自己得都忍不住笑起來。
“在一群落毛雞中,但凡毛色漂亮一點都被盯上,府城的格局就要大很多。”
“雖然咱家六月製冰是神奇了些,但府城不少人家都自建有冰窖,大夏並不缺少冰用,至於火鍋,不過是一道吃食而已,還不足以令人生出不惜犯法也要殺人奪寶的心思。”
“再咱們正經開了鋪子,不像當初在臨江府擺攤,是要給官府衙門上重稅的,自然也能得到官府的庇護,一般人來鬧事都可以報官打發。”
這完全跟在臨江縣時沒法比。
當初她跟趙芸娘是奔著縣書院的夥房去的,結果才幹了一就自立門戶,全副身家也沒多少銀子,自然走不了正規的渠道開店經營。
雖然大虞朝律法不健全,但好歹也是王化之地,並非原始叢林,仍然處於弱肉強食的地步,不然那些老字號的招牌手藝是如何保住的?
“原來如此!可望江樓是怎麼盯上咱家的?”趙芸娘一邊聽得直點頭,一邊又疑慮重重。
“估計與他們孫家的內鬥有關。”
江婉自見過環之後,就在思索這個問題,想想自家這場禍事,估計還得從望江樓門口幫陸學政搶回錢包起。
當時孫啟明答應得那麼痛快,且望江樓的孫管事又積極配合,任誰都不知道他們孫家的內鬥,竟然拉上李家做了炮灰。
趙芸娘聽完全程,理清了前因後果,也十分認同江婉的分析。
“那咱們就把那家店盤下來,”她重重的點了點頭:“雖然不及望江樓的規模大,但咱們勝在有特色,至少不能讓那個孫啟耀再瞧了咱們!”
趙芸娘很得江婉喜歡的原因之一是幹就幹,做事幹脆利落,很有魄力。
婆媳倆商量明白後,當即腳下一拐,直接朝望江樓附近的醉雲樓而去。
她們到的時候,醉雲樓仍舊關門閉戶,雖然有打掃的痕跡,但人跡不至後,無孔不入的灰塵還是慢慢的積了起來,看起來越發的蕭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