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已然有了決斷(1 / 2)

“小哥,麻煩你仔細想想是不是有印象?”

此時李永旭看著若有所思的蔣小吏,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的救命稻草,滿臉驚喜和期待。

蔣小吏看了看麵前這人急切的神情,當真是像有急事的樣子,一時也不忍心拒絕:“那你跟我說說那舉人老爺家裏都還有些什麼人?”

其實蔣小吏問這話自己心裏也沒什麼底。

他隻知道自己的好兄弟馮真受了李家不少恩惠。

恰巧聽說李家兄弟中有一個特別會讀書的讀書人,貌似就是遺傳了他爹,他爹正是一名舉人。

李永旭聞言為之一愣。

隨機欣喜。

尋人這麼久,這還是‘沒有這人’、‘不知道’之外截然不同的一句話。

他的眼裏第一次燃起希望。

隻是這個問題對他來說相當犀利啊!

當時李永謙回京之後,用應試舉子的身份與自家大哥在書房密談。

他是經過的時候隱隱聽了一耳朵,隻知道李永謙在他那一支人被趕出李家之後,化名李文盛流落江陵府的一個小村子,在那裏成親生子,然後又奮力苦讀,最終才能得已重返京城。

希望本家看在一脈同源的份上,支持他奪得功名。

當時他對李永謙這樣的人完全不屑一顧,根本沒將這次談話放在眼裏,也不屑於過問他的私事,自然對被他忘恩負義拋棄在鄉野的妻和子全無了解。

“這位小哥,實不相瞞,我也不知道舉人老爺家中還有何人。”

“我是那位舉人老爺的舊友,偶爾得知他上京之後便與妻兒失去聯係,這回恰巧路經江陵府,便想盡一份綿薄之力,圓了我那舊友的心頭遺憾!”

李永旭踏上尋人之途的時候,就已經設想過無數種可能,事先打好的腹稿隨手拈來,此刻盡力扮演李文盛的舊友身份。

將那舉人老爺尋親不著,書信難托的遺憾和傷痛演繹得淋漓盡致。

“怎麼會不通音信的呢?”蔣小吏隻是習慣性的皺了下眉。

他此刻便兼任臨江縣的信差,自然也明白書信遺失的風險有多大。

雖然幾年時間所寫的書信都如沉大海確實有些反常,但見麵前這人情真意切的模樣,心裏倒也信了八、九分。

“我倒是知道一戶姓李的人家,但是不是你要尋的人就不好說……”

“無妨無妨,還請小哥幫忙指路!”不等蔣小吏把話說完,李永旭忙激動的應承下來。

找了這許久,臨江縣已是他最後的希望,不管這位小哥所說的李姓人家是與不是,他都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蔣小吏本是隨口一說,畢竟那李家人已經去了江陵府,今日是鐵定尋不著的了。

但見麵前的人又作揖又道謝,頓時有些下不來台了。

“行,先跟我去打聽打聽。”他幹脆主動請纓帶路。

蔣小吏此時能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好兄弟馮真了。

人家對自己兄弟一片真心,若真是能令一家團聚也是好事一樁。

李永旭本隻是想來衙門裏打聽個消息,沒想到麵前這位小吏如此熱心,竟然親自帶路,簡直是求之不得。

……

此時,遠在京城的李永謙也正愁眉不展。

書案上是他曾經的好友寄來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