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方愣住了,可能是沒想到田曉堂會拉下臉麵,這麼軟中帶硬地教訓他。他頓時感到有些尷尬,想辯解幾句,多少挽回些麵子,可囁嚅著嘴巴,又不知說什麼好。田曉堂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和回旋的餘地,接著又道:“我下午還要出去,你若沒別的事了,就請回去忙你的去吧。”田曉堂下了逐客令,陳春方哪好再逗留,隻得帶著滿心的懊喪,灰溜溜地走了。
陳春方走後,田曉堂仍然餘怒未消。他看不慣陳春方這樣的人,對這種人卻又無可奈何。他想,陳春方下午隻怕會打電話將研討會上的詳情報告給包雲河,甚至會在包雲河那裏告自己的刁狀。眼下,他得抓緊時間,盡快見到包雲河,做好勸說工作。他覺得包雲河還算是一個通情達理的領導,應該不會一意孤行。對於說服包雲河,他還是有些信心的。事不宜遲,他立即拿起手機與付全有聯係,打聽包局長今明兩天有沒有空。付全有告訴他,包局長下午在市政府開會,明天上午可能到局裏辦公。田曉堂想了想,便決定今天晚上趕回市裏,明天上午去包雲河的辦公室向他彙報。
而今天下午,田曉堂還想去找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華世達。找他的目的,除了向他彙報規劃方案製訂情況,以示對他的尊重以外,田曉堂還想說服華世達支持方案二。包雲河不是說已和華世達把意見統一在方案一上了嗎,田曉堂就想讓華世達改變初衷,站到方案二這邊來,再請華世達幫自己去勸勸包雲河。華世達的勸說,在包雲河那裏應該還是有足夠的影響力的。如果能爭取華世達堅定地支持方案二,那麼做通包雲河的思想工作就有了更大的勝算和把握。
田曉堂直接撥通了華世達的手機,說想過去拜訪,華世達很幹脆地說:“我下午4點鍾還有個協調會,這之前剛好有點空,你現在就過來吧。”
田曉堂看了看時間,已經3點多了,忙叫上甘來生,驅車來到縣政府大院,不想華世達的辦公室已進去了一個人,田曉堂隻得先坐在秘書科等候。一刻鍾後,那個人從華世達的辦公室出來了,田曉堂趕緊鑽了進去。
辦公室裏卻不見華世達的人影。田曉堂猜測他大概是進了裏麵的衛生間,就安心地在沙發上坐下,四處打量起來。田曉堂看見華世達的老板桌後麵,並沒有按慣例擺放高背真皮轉椅,而是擱著一把十分刺眼的普通木椅,先是有點驚訝,但馬上就猜到了幾分,對華世達的好感不由增進了一層。坐闊大的高背轉椅辦公,身子隻能欠著,其實並不舒服,時間一長就會腰酸背疼,遠不如坐一把高矮、大小適中的木椅舒坦、實用。可天下無數的領導卻寧願讓身體受委屈,讓腰椎、頸椎受折磨,也不想扔下高背轉椅。究其原因,不過是高背轉椅高大、氣派,與領導的身份相稱,坐在上麵有一種君臨天下的尊貴感。為了享受這種感覺,為了麵子和虛榮,也是出於一種從眾心理,領導們才不惜放棄實用性,寧願讓身體受罪。而華世達竟然舍棄了虛榮,就坐著個木椅辦公,這可不是哪個領導都能做得到的,田曉堂不由滿心敬佩。從這件小事上,田曉堂看出華世達是個很實在的人,也是個有個性的人。田曉堂對爭取華世達的支持越發有了信心。
田曉堂往右側牆上望去,看見那裏掛著一副字,寫得還有些味道。不由走了過去,隻見是這麼兩句話:
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
講道修道,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田曉堂覺得這話好象出自《菜根譚》,勸告人們建功立業要腳踏實地,修養道德莫貪圖功利,意思當然是不錯的。不過,一個縣長的辦公室掛這樣的字句,卻不多見。一般掛的都是些大路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如“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公生明,廉生威”,即使有點與眾不同,也不過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之類。說白了,辦公室掛點名言警句,不過是給來人看的,所以越大眾化、越常見的越好,免得被人瞎猜疑,亂編排。田曉堂就曾聽說過這麼一件事:某局一位副局長和一把手長期不和,這位副局長辦公室裏掛了一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開始人們沒說什麼,後來副局長把一把手告倒了,自己一屁股坐到局長位子上,關於這副字的怪話就傳開了,說副局長怪不得掛那副字,原來他是寶劍出鞘,磨刀霍霍,要對局長下手。華世達掛這樣一副字,也是容易被好事者拿來做文章的。
華世達從衛生間出來,見田曉堂兩眼盯在那副字上,就笑著說:“幾乎每個造訪者都會注意這副字,隻是能把字認完整,能說清出處的卻沒幾個。”
田曉堂說:“這行草大家都認不全,倒也不奇怪。不過我還是看懂了。隻是不明白,你為何要掛這副字?”
田曉堂的心思,華世達哪能看不出來。就回答道:“我掛這副字,其實是給自己看的,是為了告誡自己,並不是為了裝點門麵,給別人看。為防止別有用心的人說三道四,我故意狂草而就。別人認不出來,自然就說不出什麼了。”
田曉堂沒想到竟然是這樣,心裏很是感慨,便說:“原來這字還是你親筆寫的啊,這字寫得好,內容更好。你也真是用心良苦啊!”
接下來,兩人進入正題。華世達認真地聽他介紹了相關情況,又詳細詢問了幾個問題,就表示讚同方案二。對於方案一,華世達卻沒有多說什麼。田曉堂覺得奇怪,包雲河早就說已和華世達把意見統一在方案一上了,可聽華世達的口氣,似乎對方案一並不知情。難道,包雲河稱已和華世達統一了意見,隻是隨口胡扯?
田曉堂對華世達訴說了自己的難處,懇請華世達幫忙去做做包雲河的工作,華世達滿口答應下來,並說:“這個工程關係到我縣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有責任協助你們把它抓好。後天我和包局長一道參加一個會,會後我來約他,跟他好好地溝通一下。你就放心吧。”說完,見4點已到,就對田曉堂道了聲“對不起”,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