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節(1 / 3)

李四方從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像話嘮似的青年,畢竟這年月分到機關的大學生比較少。兩個人年歲相當,學曆相當。用現在的話講簡直是門當戶對的好基友。

兩個人發現一個是秘書崗位,一個是宣傳科的崗位。簡直是天作之合。

趙錢孫恨不得馬上燒黃紙拜把兄弟。吃完了飯,趙錢孫還說:“你比我的年歲長,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大哥了。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宣傳方麵如果能用到小弟,大哥千萬不要客氣。”

“你也是。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也不用客氣。我在領導身邊工作,有聽到的消息,一定及時共享。”

“嗯。今天下午咱們去爬山吧,聽說龍譚山上的楓葉紅了。晚上再一起去江邊擼串,然後找幾個人K歌?”

“不了。我下午還有事。”李四方說道,“還是改天吧。”

“好。”才第一次見麵,趙錢孫當然不敢過分要求什麼。但在那天下午,李四方卻發現桌子上多了一碗桂圓蓮子羹,還有一張字條:注意身體。

李四方當然很感動。來到這裏這麼長時間了,還是第一次有人對他噓寒問暖。有時候收買一個人很簡單,一碗蓮子羹就夠了。

他一口口地喝著,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自己是家鄉唯一考出來的大學生。至今在家鄉他還是一個傳奇人物。憑借過目不忘的天賦,雖然沒參加過什麼課外班,卻一直成績優秀。去縣裏參加考試,他甚至在現場推演出那些沒學過的公式。向老師要了一張又一張草紙。

老師看完他的草紙,看了他所填的小鎮後,突然哭了。老師抱著他說:“孩子,真難為你了,這些知識我們早就學過了,你卻能一點點推出來……”

“俺娘說了,隻要好好學習,就能吃上米飯。”那時的李四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和城裏的孩子有多大的區別。那次考試,李四方沒有取上名次。按理說他應該回到自己鄉下的小鎮,再過幾年,就可以和那些同齡的孩子一起出去打工掙錢,從而走上一名普通農民工的道路。

烈日下,扛著磚頭;寒冬裏,瑟瑟發抖地討要工資。

那些和他一起考試的人呢?也許有的在辦公室裏一邊喝茶一邊看報紙;也許有的在台上講著自己都不明白的最高指示。

這就是人生。而他正處於人生的分叉口。那個抱著他哭的老師,最終還是拉了他一把。

老師說:“你以後,就算我半個兒子了。在我家吃、住,什麼都不用操心。好好學習。”

他不懂老師為什麼對他那麼好。有什麼好吃的,老師寧可自己的女兒吃不上,也要給他吃。幾十塊錢的課外書,老師眼睛都不眨就給他買下,說是對他將來的發展有好處。

而他有什麼能作為回報的呢?隻能是穩坐年級第一的寶座。後來家鄉的縣城流傳著一句話:有李四方在的考試,大家隻能爭第二了。

李四方從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像話嘮似的青年,畢竟這年月分到機關的大學生比較少。兩個人年歲相當,學曆相當。用現在的話講簡直是門當戶對的好基友。

兩個人發現一個是秘書崗位,一個是宣傳科的崗位。簡直是天作之合。

趙錢孫恨不得馬上燒黃紙拜把兄弟。吃完了飯,趙錢孫還說:“你比我的年歲長,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大哥了。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宣傳方麵如果能用到小弟,大哥千萬不要客氣。”

“你也是。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也不用客氣。我在領導身邊工作,有聽到的消息,一定及時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