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3章 擔保(2 / 3)

李二牛說完這些,眼睛裏已經含滿了淚水。

這個當初叱姹風雲的房地產老板,如今也會當著縣長的麵掉淚了。他沉默了十幾秒,抬頭看了看天,長長的呼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如今,工程以及停工了,現在建築商、高利貸、親戚朋友,甚至農民工,都堵在我家門口要錢……張縣長,我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啊!縣裏這幾年大招商,各種優惠待遇都是針對的外地客商,燃翼本地的企業家,在銀行連一分錢也貸不到,就算是走點關係貸個幾十萬,也是九牛一毛啊,我現在這個情況,我到哪個銀行都是過街老鼠,人家根本就信不著我,張縣長啊,您是縣長,你可要跟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燃翼人做主啊。”

說完,李二牛還是沒忍住,兩行熱淚在這個漢子的臉上留下了兩條深深的痕跡。

王青山被李二牛說的話深深的觸動了,前幾天他剛剛才去了一個木製家具製造企業進行安全檢查,企業老板跟他講的那些話又一次的得到了印證,縣裏大招商,大引資,卻忽視了本地企業的發展,這不得不說是王青山工作上的一個巨大失誤,他沒想到,燃翼本地企業竟然從銀行貸不出錢,把這些打算為燃翼經濟出一把力的本地人逼到了跳樓的境地,這是何等的讓人寒心?

王青山沉默了,他的沉默有自責,也有眼前這個李二牛的遭遇對他的觸動。王青山無言以對,他恨不得讓時間倒退幾個月,先把本地企業發展的問題解決好。

李二牛沒給王青山說話的機會,他已經呆了哭腔,繼續跟王青山哭訴道:“張縣長,我也是一個男人,不逼到份上我也不會讓大家都關注我。我也有臉麵啊,現在高利貸逼我,家裏人打算跟我斷絕關係,老百姓也看不起我,建築商也撤走了,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家當化為泡影啊?張縣長,您一定要幫我一把啊,我……我給你磕頭了。”說完,李二牛竟然撲通一聲跪在了王青山麵前。

男人膝下有黃金,李二牛的這一跪,讓王青山無地自容,他有何等的威嚴讓一個堂堂七尺男兒給自己下跪啊?

王青山趕緊扶起李二牛,道:“李老板,你這是幹啥,使不得啊。”

李二牛或許是太激動,也或許是這個坎實在是邁不過去了。在王青山麵前,李二牛覺得他就是自己的希望,現在已經是走投無路,給縣長下跪,又能怎樣?

李二牛重新站了起來,他兩隻胳膊被王青山扶著,兩手緊緊的抓著王青山的衣服,帶著哭腔對王青山說道:“張縣長,我隻求您能給銀行說說,先貸點款給我,我用我的廠子抵押,如果這事能成,您的大恩大德,我李二牛這輩子也忘不了啊。”

王青山扶著李二牛慢慢的坐下,對於王青山來說,或許幫助李二牛從銀行貸點款不是多麼難的事,但王青山卻深深的體會到了燃翼絕對不會隻有這麼一個李二牛。上次安全檢查的時候,那個木製家具企業同樣存在貸款貸不出來的難題,王青山覺得,這並非是個例,而是整個燃翼本土企業都存在的實際問題,整個問題解決不了,明天說不定就會有第二個李二牛去跳樓。

王青山用手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和聲和氣的說道:“李老板,你投資建企業也是為燃翼經濟的發展做貢獻,我身為縣長,沒能讓你有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深感愧疚,我也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你別著急,有困難咱們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縣裏最近正在研究製定一項扶持本地小企業的政策,很快就會出台了,到時候不但能解決本地企業的貸款難問題,而且很多優惠政策也會向你們傾斜。”

李二牛聽了王青山的這話,臉上的肌肉才稍微有了點鬆弛,但他想得到的不是王青山的一個承諾,而是實打實的鈔票。王青山說有政策會出台,那麼自己要等到猴年馬月?雖然他信得過王青山,也知道這個人從來不欺騙老百姓,但現在的情況很著急,一天拿不到銀行的貸款,那麼他就一天不得安寧。

王青山說完,看出了李二牛表情的變化,沒等李二牛說話,王青山繼續說道:“李老板,你的情況我已經了解了,你看這樣好不好,回頭我協調一下銀行,先給你貸一部分款,把手頭上的問題先解決解決,解決一下燃眉之急,但我不能給你保證貸多少,畢竟銀行不是政府部門。”

這才是李二牛想聽到的話啊,王青山這是看透了他的心思,如果今天自己不給他一個實實在在的承諾,恐怕李二牛是不會甘心的,命都不打算要了,他還能顧忌啥呢?

李二牛一把握住了王青山的手,激動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

錢海等人在下邊等了半小時不見王青山下來,他怕上頭出事,正打算上去看看,卻看到李二牛扶著王青山小心翼翼的從樓頂下來了,錢海滿心狐疑,這是鬧得哪一出啊,怎麼王青山一上去,李二牛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即便如此,錢海還是把李二牛帶回了公安局。這搞不好就屬於擾亂社會秩序了,就算不治他的罪,至少也要回去做個筆錄的。

回到辦公室,受到李二牛的觸動,王青山想了很多,他明白,現在他是縣長,而不是以前的縣委副書記了。之前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他主動去想,自然有人會替他想到,自己要做的無非就是跟吳忠誠這個老狐狸鬥智鬥勇,博得一些屬於自己的尊嚴和權利,而現在自己的身份發生了變化,不管是管轄的範疇或者是自己的思想都要跟著變化了,縣長自古就是操心的角色。

王青山已經想明白,他現在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跟吳忠誠鬥來鬥去。即便勞動路那片,他不插手,也有縣委的人替他去辦了,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其實要比插手這些事情好的多了,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燃翼縣的經濟上,現在來看就是自己最最迫切的事了。

發展經濟自然是需要招商引資,從大了看,企業多了會拉動gdp,實現本區域各項數據的上漲,來贏得某位領導的業績,從小了看,不但會給縣財政增加收入,也會拉動燃翼勞動力的增值,帶動其他產業的共同發展。所以,燃翼才做出了大招商的發展策略,可王青山現在已經深深的想到了,外地客商固然重要,但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出效果來的。

雖然目前有了個金銘集團,但帶動其他經濟體的發展至少也要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可燃翼本地企業就不同了,這些企業大多數已經發展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管是管理模式,還是技術成熟程度,都遠比新建企業好的多。隻是縣裏沒有給他們一個足夠的發展空間,才導致本地小企業沒有一家能出人頭地,很多企業還停留在家庭作坊的層次上。

得不到發展,必然就無法拉動經濟增長。

這一部分小企業老板倒是掙足了自己的腰包,但整個燃翼縣,或者說燃翼縣大部分老百姓,依然還不知道怎麼去掙錢。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兩極分化,社會矛盾也日益凸顯。

王青山從李二牛身上受到的啟發很大,他覺得,如果這個問題再不解決,恐怕就要出大亂子了。到時候經濟發展不上去是小事,搞出個社會問題,那可就是大事了。

王青山對李二牛說縣裏正在研究解決策略,其實這話說的有些超前了。雖然王青山有過這方麵的想法,但這件事一直沒有開會研究,甚至於連個基本的框架都還沒有,這樣一來,王青山就不得不考慮用什麼辦法去解決本地企業困境的問題了。

王青山決定采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招商引資固然重要,甚至於在當前很長一段時間,燃翼縣還是要以招商引資為工作重點,畢竟隻有招商,才能解決燃翼落後的問題,但隻是招商還不夠,縣裏更要拿出誠意來對待本地的小企業,而這個誠意則是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不隻是政策支持,還要有強大的資金後盾,特別是針對本地企業的政策,這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地皮其實還比較容易點,縣裏已經規劃出了開發區,如果有企業想擴大規模,可以申請從開發區要一片地,隻要你資金達到要求,地不是問題,但問題難就拿在錢上,銀行不給放貸款,這件事其實縣裏是說了不算的。

一來,燃翼現在還沒有商業銀行,僅有的四大銀行屬於國有企業,不管是人員還是財務,縣裏都說了不算。就算是縣長出麵跟銀行的領導打個招呼,有可能還能貸出一部分款來,可燃翼本地的小企業多了,總不能每個企業都要打招呼吧?那這個縣長別的事就不用幹了,整天跟銀行打交道算了。

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新思路,如何才能讓銀行把放出去的款沒有後顧之憂才行。

其實隨著國家對民間借貸的放開,燃翼縣已經冒出了好幾個民間借貸公司,替本地企業排憂解難,王青山並不是第一個操心的,民間的借貸公司早就瞄準了這個商機,可謂是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

所謂民間借貸,其實就是在國家規定的利息範圍內行使銀行的貸款權利,借貸公司用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為吸引力把老百姓手裏的錢收集起來,然後再用高於銀行貸款的利息把收集起來的資金放出去,從中賺取利息差價。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一是需要錢的人基本上不用抵押,隻需要找幾個擔保人就能從借貸公司拿到錢,雖然利息高,但手續簡單,無非就是多掏幾個錢而已,對於那些急需用錢的人來說,這無非就是個好事。

第二,對於手裏有閑錢的老百姓來說也是個好事,他們把錢存到銀行,存幾年也落不到仨核桃倆棗,放到借貸公司,可以有不菲的利息收入,何樂而不為?

第三,對於借貸公司來講,這錢掙得實在是太容易了,資金在手裏這麼一倒,一個月少則三五千,多則三五萬就到手了,不用吃苦,不用受累,多好的事兒啊,就是風險高了點,但這高風險很多人卻忽略了。

這種好事也催生出了一些社會不和諧現象,雖然國家有明文規定,民間借貸的利息不能高於銀行利息的四倍,但實際上,很多暗箱操作的利息要高得多。手裏有錢的人肯定不會通過借貸公司那固定的利息把錢放出去,而是跟用錢的人私下裏商量好,用高利息把錢放出去,那樣這個差價就不會落入借貸公司之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當然,投機倒把的事在任何一個社會都不會少。民間借貸公司是需要注冊登記的,而且也有主管部門來製約,但現實中,很多個人卻做起了借貸公司的買賣,他們以個人名義收集閑散資金,然後再把錢放給需要錢的人,利息當然沒有固定的格式,說多少就是多少。有人甚至通過關係把錢從銀行貸出來,然後再放出去,這個利息差價是驚人的,剛開始的幾年,很多人就是通過這種模式發了家,一年的時間掙下了這輩子都掙不到的錢。

正是這種暗箱操作,催生出了當今社會的一個老名詞——高利貸。

眼紅的人比比皆是,但事情總會有他的兩麵性。錢再多也不覺得多,所以很多人越做越大,幾百上千萬的不在少數,在南方,甚至有一個村的人都靠著這種方式去養家糊口,做的人多了,問題自然就出現了。

借款人因為經營不善,導致借的錢還不起,最後跑路,放款人憑著自己的資金實力又無法償還那些親戚朋友,甚至銀行的錢,這樣就出現了一連串的效應。很多人因此而傾家蕩產,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跑路的,自殺的,找黑勢力團夥解決問題的層出不窮。

燃翼也已經開始有人做起了這種生意,不是每個借款人都能保證所借到的錢能生出更多的錢,這種矛盾的發生是遲早的事,王青山本人也多次從網上看到過類似的事件,所以他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排除了這個思路,但卻明白,跟銀行打交道,無非就是一個事,擔保。

民間借貸正是因為擔保做得好,所以才發展的井井有條。而個人放款正是因為擔保做的不到位,才出現了沒錢償還,一走了之的事。

現在來說,銀行不敢給小企業放款恰恰不是因為小企業沒有抵押物,而是銀行信不過這些小企業。他們雖然有不動產,但這些不動產卻已經化成資金在流動了,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後台作支撐,銀行是沒有這個膽量去放款的。

王青山想到了市裏的做法,市裏前不久以政府的名義成立了一家擔保公司,說白了,就是市裏為了推動小企業的發展,用政府作擔保,讓銀行給小企業放款,這樣一來,銀行就放心得多了,隻要有政府做擔保,就不怕小企業不還錢,就算最後還不上,有政府在,銀行也不會吃虧。

王青山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政府替企業承擔風險,銀行借政府的威信往外放錢,而企業要發展回饋政府,自然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王青山決定,要在縣裏成立一家擔保公司。以政府的名義擔保,給本地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服務,他先是聯係了市裏,要了一套擔保公司的工作程序,研究透徹了之後,他沒急於定調子,而是打算先去跟吳忠誠彙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