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腐敗這一最大威脅 廉潔是黨員幹部應有的誠信自覺
中共泰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馬士光
《人民日報》(2016年11月03日07版)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全麵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黨員幹部講誠信,不僅要做到對黨忠誠、取信於民,而且要做到清正廉潔。廉潔是對黨員幹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黨員幹部應有的誠信自覺。
誠信蘊含廉潔,廉潔與誠信密不可分。廉潔與誠信同屬“德”的範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我國古時就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其內涵由家及國,要求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把家國情懷與經邦濟世有機結合在一起。其中,“廉”是官德底線,而“信”既是家庭倫理規範,也是官德規範。廉潔與誠信密不可分,廉潔是誠信的具體體現,誠信是廉潔的前提和保證,兩者互相聯係、互相作用。黨員幹部如果不將誠信放在價值觀的重要位置,廉潔就無從談起。同樣,黨員幹部如果做不到廉潔,也就談不上誠信,必將失去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從對黨員幹部的要求看,誠信是為人之本,廉潔乃為官之道。作為一個公民,黨員幹部要講誠信;身為黨員幹部,同時還有廉潔的要求。在現實生活中,群眾往往會用幾把尺子對黨員幹部進行綜合評判,其中廉潔與誠信就是相互聯係的兩把尺子。
守廉就是守信,廉潔是誠信的體現。誠實、重諾、踐約是誠信的本質特征,也是廉潔的內在要求。古人雲:“信乃不欺。”貪腐之人必不誠實,必定會“用一百個謊言去掩蓋一個謊言”,結果隻能是自欺欺人。對於共產黨人來說,最大的誠信是忠誠,就是要對黨和人民忠誠,襟懷坦白、光明磊落、誠實守信,不欺瞞組織,不欺騙群眾;就是要加強自我約束,言行一致,不做陽奉陰違的“兩麵人”,不做“掩耳盜鈴”的愚蠢事。很多腐敗分子的懺悔表明,在對黨忠誠上出了問題,“總開關”就會擰不緊,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在各種誘惑麵前“腿軟”,最終墮入腐敗的深淵;一旦墮入腐敗的深淵,必定想方設法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對黨越來越不忠誠。因此,守廉就是守信。共產黨人入黨時麵對黨旗莊嚴宣誓,既是對黨章表達高度認同,也是對遵循和踐行黨章要求做出鄭重承諾,其中就包括永遠保持清正廉潔的承諾。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就必須踐諾,牢記和遵守這個誓言,以行動踐行這個誓言,以清正廉潔來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失廉定會失信,警惕誠信耗竭的危害。“公生明,廉生威。”黨員幹部隻有忠於職守、履職盡責、公正廉明、一心為民,才能樹立較高權威,得到群眾的信任和尊重。習近平同誌多次告誡全黨,要警惕“塔西陀陷阱”。當執政者失去公信力時,說話無論真假,做事無論好壞,都會被認為是假、是壞。而公信力的喪失往往緣於腐敗,一個腐敗蔓延、公信喪失、民心背離的政權,必然人亡政息。中國近代曆史上,國民黨之所以失去民心,自身腐敗是主要原因。世界曆史上,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政治腐敗也是致命一擊。殷鑒不遠,黨員幹部必須高度警惕腐敗吞噬執政公信力所帶來的危害。習近平同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麵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當前,我們黨還麵臨一些腐敗現象的滋擾和侵蝕,少數黨員幹部為官不廉、利欲熏心,隨意甚至惡意透支個人和黨的信用,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誠信根基。對此,我們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讓腐敗分子在黨內沒有藏身之地,使我們黨永遠得到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