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爆發前的緊要關頭,封德彝依然不肯放棄投機立場,居然一麵力勸李世民搶先下手爭取主動,一麵則在李淵麵前大肆攻擊李世民“不服居太子之下”,鼓動李淵早下決心,除去李世民,同時又對李建成說:“夫為四海者,不顧其親。漢高乞羹,此之謂也。”挑唆他及早動手。
沒有明確的政治信仰和基本的政治立場、沒有真情實感、沒有起碼的道德觀念,完全從個人利益出發而大行朝三暮四之計,這是一切厚黑之人的共同特征,但像封德彝這樣膽大妄為的人,在曆史上還是不多見的。他之所以敢於如此冒險投機,正在於其自恃“所為秘隱,時人莫知”。
李世民奪取帝位之後,把封德彝當做功臣行賞,提拔他為尚書右仆射。封德彝病死,李世民還“深悼之”,為他廢朝三日,直至貞觀十七年時才處治封德彝。以李世民之英明,尚且蒙受封德彝的欺蔽,“彼中材之主,求不惑於佞,難哉”。
2.隱藏實力,關起門來等時機
在厚黑學看來,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固然能從氣勢上壓倒對方,從而取得勝利。但韜光養晦,暫時隱藏實力,削弱對方對自己的提防與控製,特別是在自己處於劣勢時,借以隱蔽和保護自己,討好蒙騙敵手,發展壯大力量,伺機待發,也能取得同樣的效果。
例如,北齊的高洋,其沒有得誌時沉默寡言,顯得愚鈍憨厚,沒有人把他放在眼裏。連他的哥哥高澄有時都說:“我這個弟弟如得富貴,那麼預言吉凶的相麵書就無法解釋了。”言外之意,高洋實在不具備當帝王的野心與實力。
恰恰就是這個高洋,成了北齊的開國皇帝。這主要得益於高洋的韜光養晦的計謀。
高洋在當上皇帝之前少言少語,退朝回家常常是閉門靜坐,對妻妾也說不上幾句話,最激烈的舉動也不過是有時脫了鞋,光著膀子在院子裏奔跳不停,其實也正借以掩蓋心中的不平靜,而這一切都與他的哥哥高澄形成了鮮明對比。高澄凶狠暴烈,狂傲不羈,鋒芒畢露,總攬朝綱,甚至還調戲高洋的美妾,總之根本不把弟弟放在眼裏。
殊不料事有突變。一次,高澄對東魏皇帝元善見不滿,與幾個心腹密謀廢立之事,被家奴蘭京聚眾刺殺身亡。高洋得報後,神色不變,率兵趕至,將蘭京等凶手一一捕殺。對外則宣布大丞相隻是在家奴造反時受了點傷。又向皇帝元善見請求護送高澄回晉陽養傷。元善見心中暗喜,立即準行,認為高澄既傷,而高洋難成大器,威權當複歸帝室了。高洋回晉陽後,當即召集群臣布置政事,推行新法,革除弊政。不到一年,把晉陽治理得井井有條,百業俱興,百官驚歎不已。高洋見內外安定,這才宣布高澄去世,為其兄發喪。元善見認為他毫無野心,便晉封他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襲封齊王。
“玄武門之變”爆發前的緊要關頭,封德彝依然不肯放棄投機立場,居然一麵力勸李世民搶先下手爭取主動,一麵則在李淵麵前大肆攻擊李世民“不服居太子之下”,鼓動李淵早下決心,除去李世民,同時又對李建成說:“夫為四海者,不顧其親。漢高乞羹,此之謂也。”挑唆他及早動手。
沒有明確的政治信仰和基本的政治立場、沒有真情實感、沒有起碼的道德觀念,完全從個人利益出發而大行朝三暮四之計,這是一切厚黑之人的共同特征,但像封德彝這樣膽大妄為的人,在曆史上還是不多見的。他之所以敢於如此冒險投機,正在於其自恃“所為秘隱,時人莫知”。
李世民奪取帝位之後,把封德彝當做功臣行賞,提拔他為尚書右仆射。封德彝病死,李世民還“深悼之”,為他廢朝三日,直至貞觀十七年時才處治封德彝。以李世民之英明,尚且蒙受封德彝的欺蔽,“彼中材之主,求不惑於佞,難哉”。
2.隱藏實力,關起門來等時機
在厚黑學看來,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固然能從氣勢上壓倒對方,從而取得勝利。但韜光養晦,暫時隱藏實力,削弱對方對自己的提防與控製,特別是在自己處於劣勢時,借以隱蔽和保護自己,討好蒙騙敵手,發展壯大力量,伺機待發,也能取得同樣的效果。
例如,北齊的高洋,其沒有得誌時沉默寡言,顯得愚鈍憨厚,沒有人把他放在眼裏。連他的哥哥高澄有時都說:“我這個弟弟如得富貴,那麼預言吉凶的相麵書就無法解釋了。”言外之意,高洋實在不具備當帝王的野心與實力。
恰恰就是這個高洋,成了北齊的開國皇帝。這主要得益於高洋的韜光養晦的計謀。
高洋在當上皇帝之前少言少語,退朝回家常常是閉門靜坐,對妻妾也說不上幾句話,最激烈的舉動也不過是有時脫了鞋,光著膀子在院子裏奔跳不停,其實也正借以掩蓋心中的不平靜,而這一切都與他的哥哥高澄形成了鮮明對比。高澄凶狠暴烈,狂傲不羈,鋒芒畢露,總攬朝綱,甚至還調戲高洋的美妾,總之根本不把弟弟放在眼裏。
殊不料事有突變。一次,高澄對東魏皇帝元善見不滿,與幾個心腹密謀廢立之事,被家奴蘭京聚眾刺殺身亡。高洋得報後,神色不變,率兵趕至,將蘭京等凶手一一捕殺。對外則宣布大丞相隻是在家奴造反時受了點傷。又向皇帝元善見請求護送高澄回晉陽養傷。元善見心中暗喜,立即準行,認為高澄既傷,而高洋難成大器,威權當複歸帝室了。高洋回晉陽後,當即召集群臣布置政事,推行新法,革除弊政。不到一年,把晉陽治理得井井有條,百業俱興,百官驚歎不已。高洋見內外安定,這才宣布高澄去世,為其兄發喪。元善見認為他毫無野心,便晉封他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襲封齊王。
數月後,高洋率兵抵達國都,逼皇帝元善見禪位。元善見聞知後,驚得目瞪口呆,隻好交出王位。高洋登台南麵,改國號齊。
“我這個弟弟(指高洋)如得富貴,那麼預言吉凶的相麵書就無法解釋了。”回頭再看高澄的這句話,多麼具有諷刺意味啊。高洋正是借用韜晦,不僅瞞過了疑心滿腹的皇帝,瞞過了文武百官,連親哥哥也瞞了過去。如果高澄有幸當立,自然不屑加害於高洋。而高洋最後竟成就了帝王的大業,雖然是緣於機遇,卻也是韜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