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於競《大唐傳》說:“江南聲伎,多自此出。所謂舞出前溪者也。”曆史上由此形成了“舞出前溪”之說。“前溪歌舞”是漢民族歌舞的源頭之一,她把自己的基因留在了我們民族歌舞藝術的肌體內。
今天,六朝前溪歌舞已成為往事,正像明代宋宗觀賦詩所讚美的,“沈氏南朝盛事齊,殷勤七曲唱前溪。至今流水聲中屋,猶如清歌伴鳥啼”,而我們企盼的是她的新生。
近年,餘英溪(前溪)兩岸開發了商業區(餘英坊),又稱杭州後街,成為自南潯敗落後江南一等一的銷金之所。處處鶯歌燕舞,夜夜燈紅酒綠,上百家酒樓茶館引杭城滬上無數風流客流連忘返,一擲千金。這自然也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經濟。2007年德清縣前溪歌舞藝術團成立,範巍淩主創了舞蹈《前溪情歌》,並邀請一批舞蹈人才進行排練,縣裏的舞蹈愛好者由此相互熟識並組織起來。此後,大家又一起排練過《遊子吟》《美麗莫幹山》等節目。據了解,“前溪歌舞團”成立之初還不到10名成員,但如今已發展到了幾十人,他們原創的《池上舞前溪》《前溪情歌》《洗衣歌》等節目屢屢在演出中獲獎。
佛教的傳播與發展,是吳國文化繁榮的表現。世居印度的康居國(今俄羅斯烏茲別克的撇馬爾罕城附近)沙門康僧會,仰慕中國文化,於三國吳大帝赤烏十年(247年),千裏迢迢來到吳國都城建業(今南京市),築建初寺,開設道場。最後,到浙江海鹽縣金粟山(今六裏鄉)建立金山禪寺,設像布道,成為中國南方最早的佛教領袖。後來印度高僧寶掌禪師(公元前414年—公元657年),世稱”千歲和尚”,也聞中國江南莫幹山地區這塊風水寶地,於三國魏高貴鄉公甘露四年(公元259年),以673歲高齡遠道東來中國,周遊江南名山大川,至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1011歲時,才於二都東南隅的杭州中天竺結茅而居,長達45年之久,成為中天竺寺的開山始祖。佛教始行於我國江南地區;《光緒海鹽縣誌》卷十九《仙釋》等。,莫幹山佛教寺院也隨之逐漸興建,南朝的齊、梁兩代(479—557)和唐朝、五代兩個時期(618—960)發展最快,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達到了頂峰。近人周慶雲在《重建浙江莫幹山天池寺碑記》中指出:“康乾之際,淄流(和尚)雲集,蔚為叢林(寺廟)。”
從三國時代到鴉片戰爭以前的1600年間,莫幹山所建佛教寺院、道教宮觀和祠堂浮屠(寶塔)等,最多時竟達400餘所。據傳清代天池寺有個住持,曾在莫幹山每天走訪一座寺廟,一年後才回到自己的寺院。近人周延礽於1936年前,在莫幹山進行實地調查後記載說:“今村人所述,山中昔有四百餘寺。”筆者於1984年8月也在實地進行考察,發現莫幹山的每一座山峰都建有一座大的寺廟,如天泉山,在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6)於山麓建天泉寺,初創時稱“永光院”(見道光《武康縣誌》);雙髻山(亦稱雙髻峰),在南梁時建雙髻禪寺,今呼“高峰寺”,初創時稱“雙髻禪院”,元時一度稱“高峰禪院”;石頤山,在唐朝鹹通五年(864)建石頤寺,初名“護國禪院”;雲蕩山,唐朝時建永光禪院;銅官山(古稱武康山,唐天寶六載改為此名),後晉天福三年(938)在山麓建銅山寺,周世宗顯德年間改名為“資福寺”,明景泰二年(1451)又在烏青山建銅山寺下院,後來人們通稱其為銅山寺和外銅山寺;天池山,元至順年間(1330—1333)建天池寺;等等。圍繞這些古刹梵寺,庵廟浮屠和道教宮觀也滿山林立。著名者有南齊永明二年(848)武康縣城西北所建的崇福觀,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延真觀”,“觀北極殿,東有環翠堂,西有秋屏軒。東廡有靈應真君道院,西有東獄行宮”;唐鹹通五年(877),在三橋埠建“普濟庵”,元朝時毀於兵火,明、清又兩次重建;後晉天福二年(937),在塔山(武康縣城東)立“浮屠”(塔);五代吳越時(907—978),在莫幹山的西北麵,今德清縣莫幹鎮仙潭行政村郎家村自然村建“莫幹院”,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改名“無相院”(見康熙《歸安縣誌》);宋朝維琳禪師在銅官山頂,建無畏庵等。周慶雲父子編撰《莫幹山誌》時,還能見到主要的寺廟宮觀近70座,已毀壞的寺院和一般的觀庵,以及遍地皆是的土地廟,都未計算在內。蘆花蕩古代曾建“金鍾寺”,因一般地方誌缺載,故《莫幹山誌》也未提及。現在,尚有香火的是具有50年曆史的石門卡仙人洞的法華寺(位於今德清縣莫幹鎮仙潭行政村郎家村自然村),1984年8月尚有和尚6位,老尼信女數人,最老的和尚,是70高齡的道法法師,方丈新融法師(俗名蘇仁義)也有59歲。寺內釋迦牟尼佛和仙人呂洞賓等6座塑像裝金著色,三楹大殿重整一新,1984年9月1日(農曆甲子年八月初六)開光。我國江南農村篤信佛教,在莫幹山尤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