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許是聽到了這急切的叫嚷,上山礦區王家廟的二十九家一百零二對膏洞裏,伴著叮當聲,早已響徹了山野。

蒲陽膏鹽大記號“彭天記”的膏洞下,打膏的錘工就著比墳堆裏的鬼火亮不了幾分的油燈,蜷團著身子,歪斜著屁股,用左腳大腳趾和二腳趾夾著一根二尺來長的鐵釺頭,一手握著釺身,一手甩著扁平的錘頭,在一下一下地從洞壁上鑿打著大塊大塊的石膏。十歲上下的拖膏童工,將藤條繩一頭打了個套子套到頸肩上,貼著胸骨,穿襠而過,另一頭牢牢地係在裝有上百斤石膏的拖子上,爬行著來回拖運。

一位拖工的拖子卡在碎渣的拖槽裏,慢了幾步。蹲在洞壁暗洞裏的趙麼“小把頭”“嗖”地抽出用來檢量錘工斫膏進度的竹皮“比子”打到了拖工光著的脊梁上:“你大個癩痢害腳心的臭爛貨小柱子,又是你在偷懶!”

趙麼“小把頭”是拖膏童工的班頭,是個陰毒的“笑臉虎”,他好像有個大號叫永強,不過沒有多少人能記住,恐怕到死不讓人忘的還是他的心狠。

“我哪是偷懶?是拖子疊槽了!”叫小柱子的拖工擰著頭,“你要是讓人來清巷子裏的膏渣,拖子能疊槽嗎?”

“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王八羔子,老子供你吃、供你喝,裏裏外外都在等著出膏,你還跟老子在頂嘴,打死你個懶骨頭!”趙麼“小把頭”的比子雨點般地打在小柱子的腦殼和脊背上。

小柱子用手護著頭,恨恨地往前爬跑著。

碼頭在催膏洞的膏,鹽棚在催洞下的鹵。

中山礦區潘家集趕上了低水期,鹵水泛稠,大小記號紛紛點起鹽棚的爐膛。戽水的、潑水的、挑水的、熬鹽的人人身上泛著一層白,抹一把能下鹽渣。他們滿身的皮子都成了剛起鹵的鹹肉,死黑色。

“廖富記”鹽棚熬鹽的“大把頭”——“掌瓢子”將銅瓢“當當當”敲在鹽鍋上,他衝著不遠的一位正在往爐膛裏加柴的熬鹽工在喊:“你去看看,是洞下戽水的伢子不起勁,還是這挑水工、潑水工不出力,日頭這麼好,風也大,半天了,土球還黃乎乎的,一點黑影子也沒有!”

有兩個挑鹵水的挑水工,伸手扯下一片椿樹的大葉子——“有錢買白藥,無錢貼椿葉”——吐上唾沫,相互對貼在化了膿的肩頭,而另一隻肩上還壓著百十斤的鹵水。就這,也沒有躲過“掌瓢子”那雙尖得能紮破人皮的眼:“哎,你倆在站樁呢?這兩擔水不計工,我讓你們站!?”挑水工連回話的空閑也沒有,磨肩換了擔子接著快跑,他們得趕上潑水工輪軸轉的趟兒。

十幾名潑水工,將挑來的井下鹵水,一瓢緊著一瓢地潑向烈日下的黃土,待黃土附著鹽份曬成仿佛驢糞蛋,再下水泡成濃度高的鹵水,上灶熬鹽。

出鍋的鹽,燙著騾馬的屁股,一趟跟不上一趟地馱往東邊的孝感鹽市。

許是聽到了這急切的叫嚷,上山礦區王家廟的二十九家一百零二對膏洞裏,伴著叮當聲,早已響徹了山野。

蒲陽膏鹽大記號“彭天記”的膏洞下,打膏的錘工就著比墳堆裏的鬼火亮不了幾分的油燈,蜷團著身子,歪斜著屁股,用左腳大腳趾和二腳趾夾著一根二尺來長的鐵釺頭,一手握著釺身,一手甩著扁平的錘頭,在一下一下地從洞壁上鑿打著大塊大塊的石膏。十歲上下的拖膏童工,將藤條繩一頭打了個套子套到頸肩上,貼著胸骨,穿襠而過,另一頭牢牢地係在裝有上百斤石膏的拖子上,爬行著來回拖運。

一位拖工的拖子卡在碎渣的拖槽裏,慢了幾步。蹲在洞壁暗洞裏的趙麼“小把頭”“嗖”地抽出用來檢量錘工斫膏進度的竹皮“比子”打到了拖工光著的脊梁上:“你大個癩痢害腳心的臭爛貨小柱子,又是你在偷懶!”

趙麼“小把頭”是拖膏童工的班頭,是個陰毒的“笑臉虎”,他好像有個大號叫永強,不過沒有多少人能記住,恐怕到死不讓人忘的還是他的心狠。

“我哪是偷懶?是拖子疊槽了!”叫小柱子的拖工擰著頭,“你要是讓人來清巷子裏的膏渣,拖子能疊槽嗎?”

“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王八羔子,老子供你吃、供你喝,裏裏外外都在等著出膏,你還跟老子在頂嘴,打死你個懶骨頭!”趙麼“小把頭”的比子雨點般地打在小柱子的腦殼和脊背上。

小柱子用手護著頭,恨恨地往前爬跑著。

碼頭在催膏洞的膏,鹽棚在催洞下的鹵。

中山礦區潘家集趕上了低水期,鹵水泛稠,大小記號紛紛點起鹽棚的爐膛。戽水的、潑水的、挑水的、熬鹽的人人身上泛著一層白,抹一把能下鹽渣。他們滿身的皮子都成了剛起鹵的鹹肉,死黑色。

“廖富記”鹽棚熬鹽的“大把頭”——“掌瓢子”將銅瓢“當當當”敲在鹽鍋上,他衝著不遠的一位正在往爐膛裏加柴的熬鹽工在喊:“你去看看,是洞下戽水的伢子不起勁,還是這挑水工、潑水工不出力,日頭這麼好,風也大,半天了,土球還黃乎乎的,一點黑影子也沒有!”

有兩個挑鹵水的挑水工,伸手扯下一片椿樹的大葉子——“有錢買白藥,無錢貼椿葉”——吐上唾沫,相互對貼在化了膿的肩頭,而另一隻肩上還壓著百十斤的鹵水。就這,也沒有躲過“掌瓢子”那雙尖得能紮破人皮的眼:“哎,你倆在站樁呢?這兩擔水不計工,我讓你們站!?”挑水工連回話的空閑也沒有,磨肩換了擔子接著快跑,他們得趕上潑水工輪軸轉的趟兒。

十幾名潑水工,將挑來的井下鹵水,一瓢緊著一瓢地潑向烈日下的黃土,待黃土附著鹽份曬成仿佛驢糞蛋,再下水泡成濃度高的鹵水,上灶熬鹽。

出鍋的鹽,燙著騾馬的屁股,一趟跟不上一趟地馱往東邊的孝感鹽市。

一頭黑騾子在下山礦區龍王集馱鹽時,給“田福記”忙中添亂。裝上鹽的黑騾子曉得是哪根騷筋起了勁,突然拎起兩隻前蹄,搭架到前邊一隻金黃流油的小毛驢臀上,它背上的籮筐“呼”地一下潑出了小半筐子鹽粒。長著“胎記臉”的馱運工氣得揚鞭子抽下去:“你個不要臉的東西,我讓你不要臉!我讓你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