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3 / 3)

世上自詡不幸的人是太多了,但這些不幸的人所擁有的幸福,不見得比那些自詡幸福的人少。同樣,世上自詡幸福的人並不多見,這些幸福的笑容後所隱藏的坎坷和傷痕,不見得比那整日哭哭啼啼傾吐苦水的薄命人少。

人是極易貪婪的動物。越是幸福的人反而愈看重那些微的不足,把那不足在顯微鏡下放大,再放大。於是她便是天上地下第一個受罪的人。

人又是極易滿足的動物,千轉百回飽嚐痛楚後,某一天,他拖著疲憊的身軀轉過山腰,忽然看見一麵酒幌;在杏枝上招搖,他便歡呼一聲,忘掉了所有的艱辛和苦難,柳暗花明的心情充滿幸福。此時,不幸又是什麼東西呢?

自詡不幸的人往往是身處幸福之中的,但他真的不幸--因為他竟然連近在咫尺的幸福也不能把握和體味。而時時感覺幸福的人則是真的幸福--因為他在承襲風雨的時刻心內也充滿陽光。

半杯水。

不幸的人說,隻有這華杯水了。幸福的人說,還有半杯水呢!自己感覺幸福的人,是真幸福。自己感覺不幸的人,是真不幸。幸福是淡淡的一束陽光,足夠明亮和溫暖。

不幸是小小一隻虱子,如果你不及時掐死它,它就會迅速地在你皮膚上蔓延,由表及裏,直侵內心。

蘋果的傷痕

外麵的世界,靜靜地飄著雪。玻璃窗上結著一層霧蒙蒙的水汽。我的手指在上麵下意識地劃動,一個女孩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又慢慢地模糊下去......玉是鄰家女孩,大我兩歲。兩歲之差的孩子其實是沒有什麼距離的。從我剛會走路時候起,我們就在一起玩耍,兩相無猜,狀如骨肉。直至上了初中,我們還是形影不離。雖然不在一個班,卻是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一起做作業,說些令人臉紅心跳的女孩子的悄悄話兒......

但我們現在形同陌路。

她高中畢業後進工廠時,我還在學校上學。很羨慕她的工裝和工裝之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她喜孜孜地告訴我她談了朋友。我有些吃驚,感到不可思議。但我還是真誠地祝福了她。後來我聽說她失戀了。可我那時正在向黑色七月衝刺。再後來我考上了大學。第一年暑假回來在巷口遇見玉,我熱情地喊了她一聲,她沒理我。回到家,媽告訴我,玉和男人亂搞,還生了幾個黑孩子。是個髒透了的壞女人。

今後不要搭理她!母親重重地警告我。

然而我並不討厭玉。象牙塔的生活讓我纖塵不染,我對她的經曆充滿了好奇的猜想和隱隱的畏懼。世上總有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苦難。我懂。我還在生活的門檻外觀望。

再後來寒暑假回到家就很難見到玉。聽說她獨居在外,與家裏人幾近斷絕關係。巷裏的街坊提起她,總是一副臭不可聞的種情。玉卻是風雨不透的冷傲,偶爾回來也是戴墨鏡,坐轎車。和家裏人惡戰一場後揚長而去。巷口的小孩子們則追著車後的煙塵邊吐唾沫邊罵,臭雞,臭雞臭野雞!

口斤得多了,也就漠然了。似乎這位當年清純如水.的好友做妓女也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什麼可研究的0何況,我和她有什麼關係呢?

又過了一段時間,聽說她進去了。作為暗娼。市報法製版以顯著的位置刊登了《一名青春少女的墮落》的紀實報道。這篇報道成為那一段時間最具可讀性和傳播性的全市豔聞。裏麵詳.盡地敘述了她怎麼受騙、生子、被棄,家裏逼她嫁給一個半百老頭,她又如何抗婚、出逃、失足為妓。描寫生動、標題引人。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我坐在院子裏,眼種茫遠地盯著這張報紙。兩隻鳥兒斜翅飛過,從我家枝頭躍到她家的房簷上,它們歡快地鳴叫著,在陽光裏,不著滄桑,也不覺哀愁。

我忽然哭了。在熱淚中感到了疼痛。心的斷線怎樣才能幹淨利索地實現甲事隔多年的情誼依然牽筋動骨。兩個女孩手牽手,直至,兩個女人背對背。不幸與坎坷中,誰又能預料自己的命運?誰又能測量彼此的距離?

我又心若寒蟬地想到,在她受騙,生子、被棄、出逃,為妓時,如果有人幫助她引導她把這個涉世不深的女孩領向光明之地,她現在又會如何?如果那幫助她的人是我--當然不可能是我,可如果是我,我又會如何?

她的人生本可以有許多轉機,可她沒有得到。她被隔離在愛的光圈外,能夠拉住她的手的,隻有和她一樣混沌的女人和男人。

一年之後,她的母親去世了。喪葬之時,她已從裏麵4出來了。撲到母親的棺木上嚎啕大哭。一條巷子的人都聞聲落淚。

那一次回家,沒有人和她說話,也沒有人罵她。她自至終不發一言。從她家到墳地有十裏路,她一定要抬棺,血紅著眼。沒有人敢攔她。就在那個飄著微雪的下午,她一步一挪地擎著沉重的棺木來到了墓地,噴了一口鮮血,昏死過去。

醒來後,喪儀已全部結束。她母親的一生已歸結成一個圓圓的墳。她在那一刻忽然了悟了自己生存的全部意義。

她站起身,來到墳前,磕了幾個頭。發上頂著幾絲泥水,孱弱而堅定地離開了這片土地。依然沒有人和她說話。人們遵循著一條沉默的標準,不要搭理她!在她麵前,我一疸覺得自己像一個罪犯。

人性的善惡實在是個非常模糊的問題。一個小偷,也許會有純真的初戀,一個妓女也許會是珍愛父母的孝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也許會非常寵溺自己的孩子......然而當人們評判他們的罪惡和汙點時,並不因這些閃光的地方而減輕一些對他們的責罰。正如一個好人也許會有許多惡習、劣性和罪惡,不揭示出來時,完美得像個神,人們評判他們時,也會好得一塌糊塗。人們評判善與惡的標準是以善與惡的比量來劃分的。一旦確立了善與惡,就把這個人單一化了。惡即無惡不作,善即如來化身。惡與善井河不犯。中國的古哲學裏,幾乎沒有。邊緣。一說。如果成為王,則。父英雄兒好漢。,如果。敗為寇,則。父孬種兒搗蛋了。有了陰影之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難以逃遁。偶爾發覺惡顯了善心,或者善作了惡事,他們就會大吃一驚,他們不是這種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