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開通郵路(1 / 2)

巴哈馬政府在收到亞特蘭蒂斯發過去的通知函後也是一臉懵逼,壓根不知道自己這附近什麼時候多出一個叫“亞特蘭蒂斯”的國家來,同時在地圖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個國家的到底在哪裏。

雖然弄不清楚這個叫“亞特蘭蒂斯”的國家是什麼來曆,但通知函上所寫的抓獲了本國十幾名海盜的事情還是要驗證一番的。

根據秦政這邊所提供的信息去調查,找到這夥人留在岸上接應的人員,經過一番審問及調查後,巴哈馬政府很快就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弄清楚了。

在鄰近巴哈馬的公海區域的確有一個叫亞特蘭蒂斯的國家,但那隻是一個美國富豪私人搭建的海上平台,然後自封為王的,根本沒有得到其它國家的承認。

而他們抓捕了十幾名有巴哈馬國籍的海盜也是真的,但那隻是國內的一個小黑幫覬覦人家的地盤,然後被俘虜了,也壓根就不是什麼職業海盜。

巴哈馬政府雖然覺得這事十分荒謬,但甭管真相到底是怎樣的,當務之急是先把這十幾名被“俘虜”的本國公民接收回來再說。

秦政本身也不想白養著這些俘虜,所以那13名海盜就很爽快地移交給巴哈馬政府,還有那艘已經被打成篩子的漁船以及船上的兩具屍體都通通扔給他們去處理。

原本巴哈馬政府不想承認這些人是“海盜”的說辭,畢竟如果宣揚出去的話,還是很影響國際形象的,更何況旅遊業收入幾乎占到巴哈馬財政收入的一半,那就更加得在乎自身形象了。

但無奈秦政這一方有足夠充分的證據證明,這幫人是在船隻沒有懸掛任何國旗的情況下,主動發起了攻擊。按照國際慣例,把這些黑幫成員當成海盜對待,誰也說不出不是來。

罪名問題還沒搞定,關於持有亞特蘭蒂斯護照的英國商人巴倫·喬杜裏的處置問題,雙方又出現了爭執。

秦政對此早有預料,巴哈馬可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肯定不可能坐看身為英國公民的巴倫·喬杜裏繼續被扣押,所以巴哈馬的談判代表堅決要求一起釋放巴倫·喬杜裏。

可是以皮艾特羅律師及納吉等人組成的亞特蘭蒂斯“官方”代表卻堅稱巴倫·喬杜裏持有本國護照,屬於本國公民,也在本國領土範圍內犯事,理應按照本國法律判決為叛國罪,不能釋放。

巴哈馬政府的人聽到後簡直被氣笑了,你這個亞特蘭蒂斯是怎麼回事的自己心裏沒數嗎,居然冠冕堂皇跟他談亞特蘭蒂斯的法律。

要不是看到皮艾特羅等人身後站著一大幫全副武裝的雇傭兵,而自己這邊隻有攜帶短槍的本國治安警察,心裏有自知之明幹不過對方,巴哈馬政府的談判代表說不定都打算來硬的了。

沒辦法,誰叫自己國家沒有正規的軍事部隊呢,隻能抓一些小偷小摸的治安部隊是鐵定幹不過人家窮凶極惡的雇傭兵。

雙方僵持不下,又沒法硬來,於是,巴哈馬政府隻能訕訕地先將那惹出這麼一件操蛋事的13名黑幫成員拘押回國,至於巴倫·喬杜裏的問題隻能回去後通知自己的英國主子,再想辦法解決了。

或許是考慮到這座平台的主人是一位美國富豪,巴哈政府回去和英國政府一商量,決定直接向美國政府提出要求,要求美國政府設法推動釋放巴倫·喬杜裏,並且還要求美國政府責令拆除這座海上平台。

秦政得到消息後,也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可以說,他這次之所以選擇將小事化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試探聯邦政府對這座海上平台的態度。

而事實證明,對於秦政兒戲般地在公海建國這件事,聯邦政府完全沒放在心上,隻要沒損害到本土利益,在海外愛幹嘛幹嘛,典型的美利堅“民主自由”精神。

所以,聯邦法院雖然受審了這起案件,但很快就宣布由於事件發生地處在美國領海之外,他們對此事件無權幹預,明擺著是不想趟這趟渾水。

主要是這次的被告不是一般的小屁民,可以隨意揉捏,紐斯特家族可是美國本土的傳媒大亨,是掌控著一部分輿論話語權的。像這樣沒有現成法律和案例可做依據,雙方律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相扯皮不斷的案件,聯邦法院完全沒有必要自找麻煩。

秦政得到判決結果後也是偷偷鬆了一口大氣,不過想想這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畢竟聯邦政府對於在本土鬧獨立的海螺共和國都能不聞不問,更何況秦政這個目前看起來毫無威脅,領土隻有幾百平米大小,還遠在公海範圍的亞特蘭蒂斯。

英國和巴哈馬本想借聯邦政府的手逼迫秦政這方交出巴倫·喬杜裏的,沒想到聯邦政府居然甩鍋不幹,兩國立即就有些麻爪了。

但人又不能不救,沒辦法,隻能靠自己了。

於是,兩國各自派遣了一名外交官前往海上平台,想直接與秦政這位話事人磋商巴倫·喬杜裏的釋放問題。

不過秦政覺得自己現在出海不太保險,便將地點改了,讓他們來邁阿密談判。

12月20日,紐斯特家族在邁阿密老卡特勒-哈姆默克橡樹區購置的一座豪華別墅。